“現在,廈門的口袋公園和健身跑道隨處可見,整個城市充滿運動氛圍,希望更多跑者用腳步打開這座美麗的城市。”
目前,廈門有超過300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包括特步在內的6家國產知名運動品牌,將總部、研發中心、運營中心設在廈門
“體育賽事已超越體育范疇,依托強大的傳播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和綜合影響力,塑造城市綠色發展形象,推動城市不斷走向綠色發展。”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付敏 劉淏煜
“2003年,我參加了首屆廈門馬拉松5公里跑。從2010年開始參加全馬賽事,至今已連續參加15屆。”40歲的翁鷺江自豪地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如今,他已成為廈馬永久號碼獲得者。
“現在,廈門的口袋公園和健身跑道隨處可見,整個城市充滿運動氛圍,希望更多跑者用腳步打開這座美麗的城市。”見證賽事和城市的共同發展,翁鷺江向全國跑者發出邀請。
2025年1月5日,第23屆廈馬鳴槍開跑。本屆廈馬以超18萬人的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經審核抽簽,最終有來自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名跑者參賽。
這項馬拉松賽事落戶廈門,起源于2002年的一條網友建議。那一年,廈門環島路三期建設工程竣工,一位網友向廈門市政府建議,在全長43公里的環島路舉辦國際性馬拉松賽事。
這一建議與當地政府規劃不謀而合。2003年首屆廈門馬拉松舉辦;2008年廈馬獲得“世界田聯金標賽事”稱號;2018年廈門獲國內首個“馬拉松城市”榮譽稱號;2021年2月,廈馬正式升級為世界田聯白金標賽事……歷經23年發展,廈馬每5~10年一個階段,從城市面貌更新、行業產業集聚到綠色理念傳播,不斷為廈門發展創造更多美好與價值。
“廈馬成為城市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城市因賽事煥發更多活力。”廈門文廣體育有限公司總經理花云說。
2025 廈門馬拉松賽鳴槍開跑(2025 年 1 月 5 日攝) 魏培全攝 / 本刊
以賽事助城建
從城市馬拉松到馬拉松城市,廈馬推動廈門整合城市資源,強化城市基建,提升治理能力。
2008年,廈馬舉辦時間由3月改為每年1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相比于3月高溫高濕天氣,1月的天氣更溫和,利于選手發揮。此外,廈馬的路線配合城市建設歷經多次調整,最終將廈門八大知名景點串聯融入,充分展示城市發展成果。如今,廈馬“最美賽道”途經鷺江道、湖濱南路、環島路,幾乎囊括廈門島整個南部海岸線,沿途可以看到白石炮臺、廈大白樓等著名歷史建筑,盡覽演武大橋、海峽大廈等代表現代廈門城市發展的建筑景觀。
廈門環島路建成伊始,路旁的黃厝、曾厝垵仍是漁民聚集區。馬拉松賽為環島路帶來數以萬計的跑者和游客。如今,黃厝已是著名的“浪漫婚紗攝影村”,曾厝垵被譽為廈門“最美文藝村”。
賽事助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廈馬帶動下,廈門2016年啟動健康步道項目策劃和建設,環東彩虹跑道、筼筜湖健身步道、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線等相繼建成,市民參與體育活動更便捷。截至2024年底,廈門全市共有各類健身步道679個,總長度達1330.86公里,“跑步愛上一座城”不斷照進現實。
一場馬拉松賽的成功舉辦,考驗城市綜合治理能力。廈門市體育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張小博介紹,在市政府主導和協調下,廈馬已形成“賽前維護保養-賽中精準調度-賽后及時恢復”的全流程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做到在不影響市民出行的同時為賽事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賽前,公路部門組織養護單位進行全面排查,修復賽道沿線路面、人行道、護欄等設施,確保賽道路況優良;賽中,公安交警部門精準調度,科學管制交通,結束比賽的賽道同步解除管制,將賽事對市民出行的影響降到最低;賽后,園林、環衛部門高效協同,采取“人行道人工保潔+主車道機械化保潔”模式全方位清掃保潔。
“廈馬連續舉辦23年,帶動廈門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不斷優化提升,為后續承接世界田聯鉆石聯賽、CBA全明星周末、2026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2025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等大型賽事奠定了基礎。”張小博說。
“持續舉辦馬拉松賽對城市公共空間拓展、環境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產生長期提升作用,是促進城市發展、完善城市整體功能的良好契機。”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教授焦芳錢說。
以賽事聚產業
如今,廈馬已成為國內僅有的三個“白金標賽事”之一。賽事標準提升,知名度增加,為城市產業集聚和產業融合提供良好平臺。
賽事發展吸引體育產業要素聚集。目前,廈門有超過300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包括特步在內的6家國產知名運動品牌,將總部、研發中心、運營中心設在廈門。
2009年,特步成為廈馬頂級戰略合作伙伴,并將總部搬遷至廈門市思明區。“廈馬是特步新品發布的重要載體,也是行業互動交流的平臺,更是連接民間跑者的途徑,有助于了解和收集跑者需求,做出更多讓跑者信任的產品。”特步跑步發展中心總經理吳聯銀說。
與廈馬合作17年來,特步在路跑裝備領域的品牌影響力不斷上升,已成為中國贊助馬拉松賽事最多的運動品牌,累計贊助馬拉松賽事和活動超過1000場。《2025廈門馬拉松大數據報告》顯示,特步連續4年蟬聯廈馬全局穿著率跑鞋品牌第一,占比達42.8%。2024年9月,特步集團創新中心投用,實現從產品企劃、設計、研發、制樣到供應商管理的全鏈路閉環。啟用當天,特步與廈門市思明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運動新材料工程研究實驗室”“運動健康大數據工程研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以持續創新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廈馬賽事廣泛吸引信息傳媒、廣告、商業贊助企業等入駐,為行業內外的企業交流融合搭建平臺。2025年1月2日,第六屆中國馬拉松博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博覽會圍繞產業展示推廣、可持續發展、運動健康、馬拉松文化等多元話題,搭建集展覽、賽事、會議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吸引多個省市馬拉松賽事組織,以及路跑相關的近130家知名企業前來參展。“廈馬吸引體育產業上下游企業入駐,與本地企業合作、集群式發展。”焦芳錢說。
在馬拉松城市這個“IP”帶動下,廈門文旅產業發展愈加火熱。從以前“跑一趟”到現在“玩幾天”,越來越多跑者及親朋好友在廈門留下美好回憶。“廈馬期間,參賽者可享受免費地鐵、公交,各大景區免費或打折向游客開放。今年,我們還為跑者開放了前往鼓浪嶼的市民通道,與廈門市民同樣享受8元錢輪渡票價。”花云說。
受訪專家表示,作為大眾廣泛參與的體育賽事,馬拉松比賽能為旅游、餐飲、住宿等行業創造顯著的衍生價值。據測算,馬拉松賽事對城市收益貢獻達到1:16,即投入1元辦馬拉松,能拉動16元經濟產出。2025廈門馬拉松為廈門帶來超11億元經濟效益,增幅超30%。廈門市文旅局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廈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823.69萬人次,同比增長16.55%;游客旅游總花費達1911.03億元,同比增長21.88%。
以賽事傳理念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廈馬踐行“綠色賽事”理念,持續鞏固提升廈門綠色、文明的花園城市形象。
2014年,為解決賽道垃圾問題,廈馬與建發集團聯合策劃“建發綠跑在行動”,以家庭為單位組織家長帶領孩子撿拾賽道垃圾,傳遞“只留美麗、不留垃圾”的賽事環保理念。12年來,已有超過3800組家庭約10200人參加過“綠跑在行動”公益活動。
2015年,“建發綠跑在行動”又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合作,參與其發起的“百萬森林”項目,組委會每年組織綠跑家庭代表前往內蒙古阿拉善,向騰格里沙漠公益鎖邊林項目捐贈2萬棵防風固沙植物,并將其種植到“廈馬愛心林”中。截至2024年,已累計捐贈24萬棵防風固沙植物,形成5000余畝綠色屏障。
“我們有句口號:行動召喚綠色,公益領跑未來。公益種下的不只是樹,更是孩子們心中的‘種子’,看著參加過活動的孩子們向更多同齡人甚至成年人傳遞環保理念,我更加堅定把這個項目延續下去,種樹植心,生生不息。”建發集團品牌管理部總經理馬一弓說。
以賽事傳理念,綠色發展共識不斷升級。2020年,廈馬成立國內首個馬拉松賽事公益基金會,逐步形成“紅綠藍”三色公益體系。
新增的紅色公益,注重關愛救助,在全國33所鄉村小學建設239個“愛心圖書角”,組織志愿者帶去“廈馬公益課”;在廈門建設7個“愛心驛站”,打造服務市民、服務跑者、服務城市的愛心之家。
而藍色公益,則關注海洋保護,組織314名志愿者在全國9個沿海城市開展公益親子凈灘活動,累計清理海岸線超12公里,撿拾海洋垃圾超258公斤。
一系列公益行動不斷豐富廈馬賽事內涵,也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增添力量。
2025年,廈馬在起跑處設置舊衣回收處,倡議廣大跑者用舊衣物替代一次性雨衣,并通過回收實現循環再利用;發布《廈門馬拉松跑者可持續行動指南》,倡導跑者不僅在賽事期間,更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環保、更可持續的選擇;廈馬將每年比賽日定為“綠色出行日”,嚴控賽事車證發放,發送短信號召廣大跑者、市民、游客選擇綠色環保出行方式。“廈馬邁向可持續發展,不僅推動賽事自身發展,更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呼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花云介紹,廈馬將在未來三年內,在可持續賽事、可持續管理、可持續社區服務三個領域開展行動,促進城市、居民、自然和諧共生。
2024年1月,廈馬與世界田聯在廈門合作舉辦世界田聯賽事可持續發展論壇,同期發布《廈門馬拉松賽事可持續發展規劃》,廈馬也被世界田聯授予全球首個“可持續發展代表性賽事”稱號。對比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廈馬已覆蓋13項,占比達80%。
“當前,體育賽事已超越體育范疇,依托強大的傳播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和綜合影響力,塑造城市綠色發展形象,推動城市不斷走向綠色發展。”張小博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