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發作性睡病患者在嘗試西醫治療后,白天嗜睡、猝倒等癥狀仍反復發作,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于是開始尋求中醫的幫助。
實際上,中醫治療發作性睡病歷史悠久,療效顯著,關鍵在于辨證精準,調理得當。
發作性睡病在中醫屬"多寐""嗜臥"范疇,其病機復雜,西醫認為與下丘腦分泌素不足相關,而中醫則認為與心、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三味藥,它們相互配合,猶如 “止睡衛士”,能有效地幫助改善發作性睡病。
心脾兩虛,神失所養是主因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脾主運化。若思慮過度、勞倦傷脾,或久病體虛,導致心脾兩虛,氣血生化不足,心神失養,就會出現精神倦怠、嗜睡難醒的癥狀。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是補氣健脾的要藥。它就像一位勤勞的園丁,能夠培補脾胃之氣,使氣血生化有源,從而改善因心脾兩虛導致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無論是輕度嗜睡,還是重度不可抗拒的睡眠發作,黃芪都能通過補益心脾,幫助恢復清醒狀態。
腎陽不足,髓海失充需重視
若病情遷延不愈,久病及腎,導致腎陽不足,髓海空虛,就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猝倒發作等癥狀。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本,腎陽不足則陰寒內生,使人昏沉欲睡。
淫羊藿辛甘溫,歸肝、腎經,具有溫補腎陽、強筋健骨之效。它能夠溫煦腎中陽氣,猶如冬日暖陽,驅散陰寒,振奮精神。對于腎陽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嗜睡等癥狀有顯著改善作用。
痰濕內阻,蒙蔽清竅不可忽視
除了心脾兩虛和腎陽不足外,痰濕內阻也是發作性睡病的重要病機。脾虛運化失司,痰濕內生,上蒙清竅,會加重嗜睡癥狀。
石菖蒲辛溫,歸心、胃經,具有化痰開竅、醒神益智之功。它就像一把鑰匙,能夠打開被痰濕蒙蔽的"心竅",使人神清氣爽。配合黃芪、淫羊藿使用,可標本兼顧,顯著改善發作性睡病的各種癥狀。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具體用藥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發作性睡病患者還應注意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運動,保持心情舒暢,才能獲得最佳療效。
大家有任何睡病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約李慧英醫生看診,她會結合大家具體癥狀來辯證調理,相信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李慧英預約:172-0032-9760(同微信)
了解更多關于發作性睡病的治療,可以關注公眾號:解除嗜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