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滿世界找不到稀土的特朗普,可能有點急眼了……被中國的反制措施扼住命脈后,特朗普政府被曝計劃加大開采太平洋海底的金屬并儲存在美國境內,而該行為并不具備國際法支持。據悉,87%美軍工供應鏈需經過中國稀土加工環節,例如每架F-35戰機就需消耗約417公斤的稀土材料,甚至特朗普剛剛宣布的美國六代機項目可能也要受到重大影響。
特朗普(資料圖)
不僅如此,中國新發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已經讓一些原本計劃運往美國的稀土和相關加工品皆被“擱淺”。如今,美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急需的材料,至少60天內無法入境。美國稀土企業尼奧公司的CEO馬克·史密斯,就直言不諱地表示,稀土供給的中斷對美國的軍事準備,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反觀華盛頓,美國的官員們則是一邊承認稀土斷供,可能會“逆轉”美國的軍事優勢,一邊又試圖“勸說”中國取消管制。
中國幾乎主導全球的稀土產業,從開采到精煉,甚至稀土磁體的生產,全都有中國的參與。據美國相關機構的調查統計美國的稀土資源有大部分都來自中國。即便美國能開采或者獲取相關稀土原料,需要對其進行加工時,它的技術能力和產業鏈不完整,也沒法讓美國獨立完整地完成從開采到使用的過程?,F在突然的制裁,讓美國相關的企業很難找到能代替中國為其提供原料的地區或國家。特朗普當然有所行動了。據外媒報道特朗普將目光放在了海底。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指美國正計劃囤積太平洋海底發現的金屬,加大開采海底金屬結核,并儲存在美國境內,以應對中國限制稀有金屬出口的情況。事實上,美國在很大程度上缺席海底采礦的國際談判,而且它尚未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金融時報》披露,特朗普政府擬授權美國企業在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頓斷裂帶(CC區)開采富含鎳、鈷、錳和稀土元素的多金屬結核。
特朗普(資料圖)
那么,這個方法管用么?事實就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稀土進口國。因為稀土不是挖出來就能用了,要通過萃取技術把中的微量金屬元素給提取出來,之后才能用于工業加工,中國真正能卡美國脖子的,不是稀土的數量,而是萃取和加工技術。
相比之下,從中國進口稀土的成本要低得多。就算美國不惜代價地推進海底開采,其產量在短期內也無法滿足軍工產業的龐大需求。中國實施稀土出口管制,是維護自身資源安全與合理利益的正當之舉。美國若想真正解決稀土問題,不應劍走偏鋒,而應通過與中國緩和關系、加強合作、加大自身稀土產業投入與技術研發等合法、合理且可持續的方式,逐步實現資源的自主可控。否則,其軍工產業在未來將持續面臨因關鍵資源短缺而導致的發展困境。
特朗普(資料圖)
而事實上,早在中美貿易競爭打響之前,特朗普對美國即將面臨的稀土困境可能就早已預見,在此之前就已經開始滿世界尋找稀土了。烏克蘭就是特朗普的目標之一,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三年之久,當下已經陷入了僵持階段,而之所以持續這么長時間,就不得不提美西方國家在烏克蘭背后的支持了,而如今特朗普看上了烏克蘭的稀土資源,就試圖以此作為交換籌碼,和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