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主題是“閱讀:通往未來的橋梁”。開拓視野,傳遞智慧,為人類共建更美好的明天,這不僅概括了持續迎來30個世界讀書日的精神內涵,也道出了閱讀帶給人生的意義與力量。
書籍,人類文化思想精華的沉淀,是照亮前進道路的明燈;閱讀,讓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觸達不同廣度和深度的精神世界,發揮自己的所學所長,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承擔重任。當前,我國正在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困難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解決重大時代課題,需要在閱讀中汲取力量,通過讀書博采眾長,提高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和實踐還要相結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在執著中前行。讀書還需跟上時代的步伐,盡顯讀書的張力和魅力。倘若不保持閱讀與學習,一個人將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一個民族也將失去持續創新、持續前進的能力。讀書學習不僅僅關乎個人的修養、學識,更關乎國家的發展和未來。
推進全民閱讀,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從“倡導全民閱讀”“大力推動全民閱讀”“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到如今“深化推進全民閱讀”,黨和國家對文化建設和閱讀推廣極為重視。在天津,全民閱讀活動不斷走深走實,十多年前打響的知名品牌“海河書香節”“書香天津·讀書月”等活動深入人心。農家書屋、職工書屋、實體書店、城市書吧、閱讀新空間、圖書館的數量年年遞增;《天津市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更為建設書香社會注入強勁動力,無不體現整個城市的人文底色。全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氛圍越來越濃厚,把讀書當成一生的習慣和本分,展示了市民的學習熱情和城市的溫度,必將促進全民素養的不斷提升,也將為天津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讀書可尋章摘句,廣增見聞;可穿越時空,與先賢共敘,啟迪心智;可觸摸當下,感受時代脈搏。開卷有益,書香致遠;不斷求知,終身學習。想象一下,把書放在身后的書架上,仿佛有一群廣闊的生活智者、學富五車的先生們站在身后,當我們轉過身來,可以與歷史、與先賢、與未來對話,這就是書籍的感召和力量。不可否認,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一些人感嘆沒有時間讀書,一些人習慣于淺閱讀、碎片化閱讀。養成美好的閱讀習慣,沒時間看書可以“擠”,看不懂的可以“鉆”,只要付出辛勞,利用好點滴時間,堅持不懈,悉心鉆研,讀懂吃透,才能讓書本知識真正為我所有,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
閱讀,于字句間見世界,讓夢想更豐盈,讓心中的燈更亮,對大千世界領悟的更通透。讓我們把閱讀當作通往未來的橋梁,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努力創造隆隆向前的新時代。(作者:云海眾聲團隊 高強)
來源:“網事津評”微信公眾號
審核:酈陳雪
編發:馬 凱
素材整理:呂昕洺、施嬌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