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阿根廷正在成為顛覆農業市場的全球貿易戰的早期贏家。
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供應國和消費國,兩國之間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為南美國家增加從肉類到谷物的所有產品的出口創造了機會,以搶占全球市場份額。
最新的機會似乎是肉類。特朗普對美國十大牛肉買家中的八個征收關稅,已經重新劃定了貿易流量,增加了巴西牛肉對阿爾及利亞和土耳其等市場的出口。日本是美國第二大牛肉客戶,目前正就開始從巴西購買更便宜的肉類進行深入談判。
Datagro市場分析師Guilherme Jank表示,貿易戰引發的任何經濟放緩都將促使其他國際牛肉買家將采購轉向成本較低的供應商,尤其是巴西。
到目前為止,中國對美國產品的轉移正在成為巴西和阿根廷出口的主要驅動力。今年4月,這個亞洲超級大國從巴西訂購了大量大豆,使該國在與美國的農業競爭中獲得了優勢,最近還達成了一項協議,重新開始從阿根廷運送家禽。
Insper全球農業綜合企業高級教授Marcos Jank表示,隨著南美貿易集團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之間的貿易協議談判勢頭增強,增加對歐洲的出口也是一種可能性。
阿根廷高粱生產商也可能從更高的價格中受益,因為動物飼料中使用的谷物的替代供應商并不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買家,美國是最大的供應商。
如果貿易限制持續到秋季,當美國開始收獲大豆和玉米時,南美糧食生產商將有另一個機會提供替代供應。
布宜諾斯艾利斯Torcuato Di Tella大學前大宗商品交易員兼教授Ivo Sarjanovic表示:“如果這種混亂持續到第四季度,屆時美國將無法出口,中國和歐洲將轉而在南美購買大豆和玉米。”。
盡管如此,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仍然是所有出口商面臨的風險。例如,雖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的實物溢價最初在關稅公告中攀升,但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會抑制需求,并迫使期貨價格下跌。
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Datagro的Jank表示,“進口牛肉的經濟體更有可能消費廉價牛肉而不是昂貴牛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