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中國空軍大批抵達埃及,開展“文明之鷹-2025”聯合軍演,而且中國空軍出動殲-10C、運-20、運油-20、空警-500等先進戰機,全程“靜默”飛行,成功規避美軍偵察,令美國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三名高級官員因“泄密調查”被解雇,五角大樓陷入高層動蕩,這時候外界就紛紛認為,現在的國際風向已經變了,“五角大樓已經完全崩潰!”
那么,這次演習意味著什么?難道真的如外界所言嗎?
中國空軍的“洲際首秀”
4月19日,埃及媒體“mobtada”新聞網,就首次曝光了中國空軍殲-10C戰斗機、運油-20加油機、空警-500預警機編隊降落埃及南部瓦迪阿布里什基地的畫面。
而且在此次行動中,中國空軍派出包括6架運-20運輸機、1架空警-500、至少1架運油-20及6架以上的殲-10C/S戰機組成的編隊,橫跨中亞、中東,飛行距離超過6000公里。
與以往海外演習不同,此次殲-10C并非通過運輸機拆解運輸,而是以全程空中加油的方式飛抵埃及。
加上運油-20的伴飛支援,展示了中國空軍遠程戰略投送能力的突破嗎,因此外媒分析稱,此舉不僅驗證了殲-10C的作戰半徑(擴展至2000公里以上),還通過實戰化編隊演練了電子對抗、超視距打擊等課目。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空軍編隊飛越紅海時,下方海域恰逢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與也門胡塞武裝激戰。
盡管雙方未公布具體距離,但航跡推測顯示,中國軍機可能以無線電靜默、關閉ADSB信號等方式隱蔽飛行,甚至模擬運-20外形編隊,成功避開了美軍雷達偵測。
畢竟作為中東軍事強國,埃及長期依賴美制F-16、法制“陣風”和俄制米格-29,但多國裝備的兼容性問題始終困擾其作戰體系。
此次聯演中,埃及派出米格-29M/M2與中國殲-10C對抗,而中國提供的空警-500預警機、運油-20加油機等配套裝備,恰好填補了埃及空軍指揮與后勤短板。
尤其是殲-10C掛載PL-15中距導彈和干擾吊艙參演,被外界視為對潛在買家的“性能展示”,此前埃及已傳出采購40架殲-10CE的意向,而此次聯演或成為促成交易的關鍵一環。
相較于西方武器的政治附加條款,中國“不設條件”的軍售策略,對奉行平衡外交的埃及更具吸引力。
而埃及控制蘇伊士運河這一全球航運咽喉,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中國通過軍事合作深化與埃及關系,不僅保障了“一帶一路”沿線安全,更打破了美國對中東安全事務的壟斷。
甚至就連外媒都忍不住評價稱,中國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如同“棋盤上的關鍵一子”,動搖了美國主導的“圍堵鏈”。
五角大樓的“崩潰時刻”
幾乎同一時間,美國國防部正經歷高層地震,4月18日,防長赫格塞思的三名高級顧問——丹·考德威爾、達林·塞爾尼克和科林·卡羅爾因“泄密調查”被解雇,三人聯合聲明否認指控,并譴責五角大樓“毫無根據的誹謗”。
而此次調查涉及敏感信息外泄,包括美軍向紅海增派航母、巴拿馬運河軍事計劃、馬斯克訪問國防部等。
主導調查的辦公廳主任喬·卡斯珀與三人長期存在“性格沖突”,最終演變為權力清洗,一名匿名官員甚至直言:“五角大樓已完全崩潰,赫格塞思的團隊缺乏領導力”。
而且早在今年2月,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等高級將領被撤換,4月16日,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導彈工廠爆炸,導致美軍“哨兵”洲際導彈項目癱瘓。
在內外交困下,美軍在中東的威懾力備受質疑,畢竟胡塞武裝無人機屢次襲擾航母、俄烏戰場秘密據點遭端,而中國空軍卻在埃及高調展示戰力。
當然除了情報工作出現偏差,美國軍工產業自身也面臨一些難題,近年來,美國在軍事工業上的發展速度放緩,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和制造進度都比計劃的要慢。
美國造飛機、造軍艦的速度,比不上中國那么快,生產能力有點跟不上,這對美軍更換新裝備產生了不好的影響,看起來,美國以前很厲害的科技優勢,現在好像慢慢不見了,尤其是其他國家都在努力追趕,這讓美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相較之下,中國軍工產業發展迅速,武器裝備性能和數量顯著增強,目前估計中國擁有80到100架運-20運輸機,這使得中國空軍具備了快速部署大量兵力和物資到全球各地的能力,更有力地維護國家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