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草原保護修復主題發布會。會上,內蒙古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武國慶介紹,內蒙古自治區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將再用2025年一年左右時間集中攻堅,使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數降到10%以下,基本解決草原過牧問題。
▲內蒙古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武國慶
武國慶表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把治理草原超載過牧問題和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一體化推進。一年多來,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一是堅持試點先行,為全區推開提供典型經驗。2024年選取17個旗縣開展解決草原過牧試點工作,探索出規模化集中養殖、區域性冷季異地代養、飼草料中央廚房建設等十種有效分流模式,試點旗縣分流超載牲畜376.9萬羊單位,草畜平衡指數從23.9%降到10%以下。
二是聚焦重點環節,健全解決草原過牧問題長效機制。內蒙古自治區2024年在全國率先將草原生態補獎資金管理權限從農牧部門調整到林草部門,實現事權和責任相統一。建立健全草原補獎資金發放與農牧民履行義務掛鉤機制,對1279戶違規放牧的農牧民扣發補獎資金456.96萬余元。推動建立上下貫通的林草執法機構,在林草資源富集的旗縣農牧業執法大隊下設林草執法中隊,已經組建旗縣林草執法中隊46個、恢復基層林草工作站79個。自治區財政投入資金1.1587億元支持草原網格化監管工作,加強草原網格員隊伍建設。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兩巡一檢”工作,2024年查處違規放牧案件14864起、罰款4428萬余元,休牧期違規放牧率同比下降5.92個百分點,禁牧區違規放牧率同比下降4.7個百分點,草原超載過牧預警面積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全區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5.56%、同比提高0.56個百分點。
三是整體謀篇布局,全面解決草原過牧問題。在充分吸納試點成果的基礎上,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全面解決草原過牧問題實施方案》,再用2025年一年左右時間集中攻堅,通過因地制宜疏解超載牲畜、全面提高草原監管水平和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等措施,使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數降到10%以下,基本解決草原過牧問題。
“當前,內蒙古草原已經進入不少于45天的‘帶薪休假’休牧期,超載牲畜正在進行有效分流,飼草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農牧民科學養牧、保護草原的觀念也在不斷增強。”武國慶說。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編輯潘莉 責編 李彬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