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淅川縣萬姐月嫂家政培訓學校學習,我拿到了育嬰師從業證書,現在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每月工資三千多元。感謝縣人社局給我創造了再就業的機會!”4月20日,剛從雇主家領到三月份工資的淅川縣進城務工群眾李雅茹高興地說。
李雅茹是進城農民工,原來在縣城一家超市干理貨員,“辛辛苦苦一個月,工資只有一千多”。自從她參加淅川縣人社局組織的農民工轉移就業培訓后,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近年來,淅川縣通過強化體系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培育產業體系等舉措,著力打造“淅川家政”服務品牌,推動農村勞動力就業轉移,更好地促進就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強化培訓標準體系建設。該縣由人社部門牽頭,協同農業農村局、移民局、婦聯、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成立了職業技能提升領導小組,積極探索家政服務員培訓內容、方法和流程。組織制定“淅川家政”從業人員摸底登記、開展培訓、等級認定等標準。引導南陽信息工程學校、職業院校和民辦培訓機構針對家政服務需求和從業人員特點,擴展培訓規模,開展家庭服務、嬰幼兒護理、老年人照護、健康護理等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職業(工種)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評價方式,支持從業人員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使其技能水平的提升得到認可。
著力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圍繞“做更好的家政人”這一品牌特征,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家政服務人員從業服務標準》,明確家政服務員的培育流程,實施“重培訓”“嚴要求”“優服務”“技能比賽”方針,在培訓中選拔優秀學員推薦上崗,在提高人員素質技能基礎上,保證了家政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最大限度贏得社會認可。
大力培育產業服務體系。該縣通過開展創業培訓、創業政策扶持、門店開業補貼等形式,運用傳、幫、帶等方式,營造創業氛圍,持續發揮品牌促進創業作用。在培訓方式上,針對個性化需求和市場緊缺,開展針對性、應用性、精準性培訓。此外,該縣從技能培訓到崗前指導,從“回爐培訓”到“金牌服務”,不斷提升家政從業人員崗位服務技能水平。截至目前,淅川縣已經形成13所中職院校、公辦培訓機構、民辦培訓機構、40個社區就業服務中心、400余個鄉村就業服務站的家政服務培訓體系,使“培訓+就業+產業”成為增加群眾收入、帶動產業發展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截至2025年4月,淅川縣累計培訓1.5萬余人,帶動就業5萬余人。(來源:淅川縣委宣傳部 作者李雪山 魏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