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多半靠不住,我的童年記憶又似乎比大多數人都更早,往往對著老照片講起某人某事,我媽都會嚇一跳,那時候你才多大,一個嬰孩哪里記得這些。我也懷疑,可偏偏就是記得。時光的篩子何嘗不是一張網,光陰碎片總會一次次把人帶回某些似淡實濃,卻怎么也忘不掉的場景。
歲至不惑,每到春天,只要站在桃花樹下,就會剎那心動,想起一雙初來人世水霧朦朧懵懂干凈的眼睛,第一次看到桃花綻出笑容……不過是一朵花,在春風里微微顫抖,天地間卻好像突然安靜,仿佛一個嶄新的世界,連帶著誕生。
春天不是讀書天,裹著大衣還是寒絲絲的,但春風已然帶有春的訊息,更柔軟更有生機,窗外太多的花花草草在破土拔節生發怒放,竊竊議論著,恣意歡唱著,仿佛永無止境的春光,哪里靜得下心去讀書。可是春天來了,如果不在意心底暖暖的柔波,不毫無目的地只為取悅自己讀書,又實在辜負了一年之中這樣短暫的美好。讀什么呢,自有手邊翻舊的《紅樓夢》,讀哪段呢,前八十回風吹哪頁讀哪頁。
打開紅樓,大觀園里永遠流動著一場青春的盛宴。姐妹們和寶玉園子里各處住著,春天埋花冢、祭花神、放風箏,夏天撲蝶、聽戲、彈琴,秋天起詩社、釣魚、賞海棠桂花菊花,冬天漫天飛雪中烤鹿肉、即景聯句、詠紅梅……任四季交迭,她們和他活在春光里。這書怕是有毒,故事是打小就看熟了的,卻一次次打開一次次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處。大觀園里的春光怕是太過明媚,明明也有那么多誤會、遺憾、悲苦,卻總是最好的時光。
許是被記憶困住了,過往無法成為過往,此刻是過往、未來亦如是,生性敏感,總不是好事,好在書里和人間總有知己、愛人和萬千氣象。寶玉愛林妹妹,也愛寶姐姐,愛襲人,也愛晴雯麝月小紅芳官四兒,愛所有姐妹,也愛妙玉,愛路上遇到的農家紡線姑娘,愛只聽說過名字的傅秋芳……如同春陽遍灑,純粹的愛、不被染污的愛、廣博的愛,不用定義無須歸屬的愛,便是對世界和人生最原初的愛。
同一本書,不同年齡感悟有別,一讀再讀,還是愛讀。大觀園里的花,開了謝了,還會再開;十歲初讀、十五歲摘抄、二十歲帶出國,三十歲搬家放在書架的第一本書,四十歲睡前閑讀,都是它。過去的我、現在的我,此刻重重疊疊,大觀園的春光總不褪色,哪怕漸漸落下秋天的影子,也還是明媚的。
原標題:《十日談 | 劉春:大觀園里的春光》
欄目編輯:史佳林 文字編輯:王瑜明
來源:作者:劉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