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美方無法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后,特朗普決定對除中國外的其他經濟體暫緩加征“對等關稅”90天。所以這段時間,特朗普政府的主要精力將放在與貿易伙伴的談判上。在結束與日本代表的談判后,美國便將目光放在了印度身上。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地時間4月21日上午,美副總統萬斯帶著家人一道,乘坐專機抵達印度,對印度進行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這次到訪印度,美印之間主要將討論兩個話題,一個是地緣政治,另一個則是貿易協定。而可以預料的是,在談這兩個話題時,萬斯和莫迪勢必都會提及中國。
在地緣議題上,美印之間一直都是相互利用的關系。美國希望印度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印太戰略”之中,在中國西側對中方形成戰略牽制。印度同樣希望利用美國,對沖中國在整個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不過和日本、菲律賓、韓國等國相比,印度更加注重自身的戰略自主,而且考慮到和俄羅斯的友好關系,一直與美國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例如印度雖然加入了“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但在該機制下討論中國相關議題時,往往都會非常謹慎。
至于特朗普上臺后,美印政治關系是進一步走近,還是繼續保持距離,關鍵還要看雙方如何處理雙邊貿易關系。特朗普上臺之初,莫迪就親赴美國,希望能夠特朗普不要對印度加稅。但特朗普沒有給面子,該加的稅一點都沒少。如今“對等關稅”政策出臺,萬斯卻親赴印度談判。這種態度的轉變,其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在這輪貿易戰中的處境已經不容樂觀。
此前就有消息人士透露稱,特朗普在與他國的關稅談判中,希望對方能夠限制與中方的貿易往來,從而達到孤立中國的目的。這次萬斯訪問印度,在談及美印貿易協定時,很有可能也繞不開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萬斯到訪當天,印度就對華出手了。據觀察者網報道,4月21日,印度財政部發布公告稱,將對部分鋼鐵產品加征12%的關稅,以遏制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該關稅政策即日生效,有效期為200天。
近些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迅速,莫迪也有意大力推動制造業發展,所以其國內鋼鐵產品的需求量快速增加。但與此同時,印度本土企業生產的鋼鐵產品與中國進口產品在性價比上存在較大差距,基于市場選擇,印度每年都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鋼鐵產品。所以莫迪政府便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名義,不斷限制中國鋼鐵產品進入印度。
不過印度加征關稅的時間點恰好選在萬斯訪問當天,作為在國際舞臺上左右逢源的典型代表,莫迪政府勢必清楚選擇此時宣布對華加征關稅會帶來怎么的政治影響。所以有分析認為,莫迪此舉不僅是要保護本土產業,同時也是在向美國遞交“投名狀”,以希望特朗普在關稅議題上,對印度能夠手下留情。
現在看來,當初對莫迪主動對華示好保持謹慎樂觀非常有必要。開啟第三任期后,莫迪政府曾多次表達想要與中方緩和雙邊關系,雙方也確實在邊境問題上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在經貿合作領域,莫迪政府一直不愿松口,內部意見并不統一。在他們看來,印度本土產業缺乏競爭力,放開后無法與涌入的中企相抗衡。
如今正值貿易戰的敏感時刻,莫迪政府應當放眼長遠,如果輕易向美國低頭,甚至配合美國妄圖孤立中國,就是在自毀未來。逆全球化,對印度的經濟發展來說絕非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