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京4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仟煜 記者 李超)今天上午,“思政大課堂 我們共成長——南京市小學思政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研討活動”在南京市齊武路小學文鴻路校區舉行。江蘇省省市教育部門管理者、思政教育專家及全市小學思政骨干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思政教師專業成長路徑,共繪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藍圖。
活動以科技賦能與傳統傳承的新樣態思政課堂拉開帷幕。竹山小學教師郭淼執教《探秘中華古代文明》,以AI技術、金陵微校平臺為載體,通過模擬挖掘、文物復原等互動環節,帶領學生沉浸式體驗中華五千年文明。齊武路小學教師戴嘉藝執教《尋訪金陵記憶——我是家鄉文化小使者》,創新設計“我是文化小主播”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探訪南京云錦、剪紙等非遺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文化魅力。
“江寧創新教學樣態推動‘大思政課’融合增效,形成‘全學段融通,全學科融合,全身心融入’的三全沉浸式大思政課模式。”南京市江寧區教育局副局長蔣開華在主題報告中系統闡述了全區通過構建系統化培養體系、創新協同育人機制、打造特色實踐平臺,不斷提升思政教師專業素養與育人能力的典型做法。
研討活動中,思政教師成長故事引人注目。齊武路小學校長邵丹丹分享《“行走的思政課”——“一體化”大思政課程建設成果展示》,介紹了學校在“一體化”大思政課程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與成果;東善橋小學顧敏等三位教師共同講述《苔花如米小鄉村綻芳華——鄉村思政教師群像描摹》,用扎根基層的堅守與智慧,點亮鄉村孩子的成長之路,生動詮釋了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江蘇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曹蕾充分肯定南京市特別是江寧區在小學思政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創新實踐,她表示,在今天的故事講述中,兼職思政教師的夢想、鄉村思政教師群像,還有學校思政課程建設的成果,都反映了思政課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追求,也是南京市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縮影。
“小學思政教師作為思想啟蒙者,其專業化水平直接影響學生道德情感啟蒙與理想信念樹立?!蹦暇┦薪逃贮h組副書記、市委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柴耘指出,江寧區積極探索符合學生成長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和思政課建設規律的育人途徑,在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未來,南京市“大思政課”將持續推進,讓信仰之光照亮學生成長之路,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南京力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