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試圖使用“群狼+蜂群”戰術,以“亞太戰略”為誘導,糾集盟友拉扯中國的軍力配置,讓中方在南海方向“疲于防守”,那就太想當然了。因為中國是本土作戰,有著地理人力等多重優勢加持,反觀美國陣營則“勞師遠征”,一旦供應鏈出了問題,可能會讓自己下不了臺。
據悉,4月21日—5月9日,美國糾集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等共7個國家聯合菲律賓在南海及其周邊海域展開立體海空聯合演習,演習的重點在于如何應對電子戰、反潛戰,策應菲律賓發起奪島行動。為此上述多國出動多達1.6萬的兵力和涵蓋潛艇、無人機、直升機在內的各色裝備。
可能覺得這般做法缺乏“法理支撐”,不利于集體行動,美國政府的工具人——谷歌公司,竟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將中國的南海標注為“西菲律賓海”,試圖混淆視聽。對此,中方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讓南海成為侵略者不可逾越的禁區。
中國海事局接連發布了三道封海令,在南海多個水域開展軍事訓練。應當說這三項措施,合情合理,正當其時,將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美國陣營的冒然突進。當然了,也并不排除在中國和美國激烈對抗的同時,美國陣營主動打響第一槍的可能。因為有些事曾經就發生過,只是由于“信息繭房”,大家不為所知而已。
根據美國《海軍時報》2023年的說法,當年8月份中美在黃巖島對峙時,DDG—83“霍華德”號驅逐艦艦長伊川健治在未能經過美國指揮中心的允許,竟擅自下令將火控雷達指向中方艦船,差點就引發中美誤判等不可控事情發生。美國事后追責,于第一時間解除了這位日裔艦長的指揮權。
這似乎說明美國糾集的打手越多,整合的艦船越密,實施的反華動作越深,極容易讓局勢失控,自己成為被盟友“坑騙”的對象,而這可不是習慣于打“代理人戰爭”,只在背后遙控他國的美國政府期望看到的。
結合解放軍坐鎮島礁態勢以及美國陣營在南海可能的冒險行為,談兩點看法。
其一,中國和美國的對抗將愈發的激烈,中方不得不為此做出應戰的打算。須知,特朗普反復無常,想一出是一出,只要能夠凸顯“美國優先”,讓對手屈服于自己,其人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夠干得出的。典型例子莫過于美國“放棄”烏克蘭,甚至對中國出口美國的貨物加征245%的超級關稅。
其二,日本菲律賓或將成為中方和美國對峙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站在日本的角度,這是拉美國下水的歷史良機,只要美國在與中國的對抗中受到損傷,那么出于平衡地區局勢需要,美國或將給到自己更多的“自衛權”,讓日本加速進行國防工業轉型。
站在菲律賓的角度,以為有了大樹“遮陰”,可依靠群策群力,向中國的黃巖島、仁愛礁發起更為冒失的挑釁行為。最近,菲律賓一艘護衛艇未經中國政府批準,非法侵入中國黃巖島領海,解放軍組織兵力依法跟蹤監視、警告驅離。但是馬科斯政府似乎忽略了,中方早已強調,菲律賓將承擔侵入黃巖島等中國島礁的后果,這或許意味著中國做好了拿菲律賓首先開刀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