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18日,美烏簽署礦產備忘錄,特朗普極限施壓得手。
拜登時代從未提及的協議突然落地,美方掌控烏克蘭油氣資源指日可待,國務卿魯比奧卻對俄撂狠話:和談無進展就撒手不管。
特朗普翻臉否認曾稱澤連斯基獨裁者,普京被耍面臨外交陷阱:美國施壓會升級到何種程度?他又該如何應對?
美國突然翻臉發通牒
魯比奧的話就像一記重錘,直接砸在普京頭上。"如果和談沒進展,美國就不管了。"這話聽著像是甩鍋,實則暗藏殺機。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不是撤手的意思,而是赤裸裸的威脅。
魯比奧說的是不管"俄烏和談",可沒說美國要從烏克蘭局勢中抽身。意思再明顯不過:要么按美國的規矩來,要么等著瞧好戲。
談判破裂的那一刻,被惹急的美國可能就直接站到烏克蘭這邊。這招太狠了,完全是在逼俄羅斯二選一。要么立刻低頭認輸,接受美國的全部條件。要么等著和美國正面硬剛,承擔難以預料的后果。
更讓人心驚的是,烏克蘭還提出要美國戰后派兵執行"維和任務"。這可不是簡單的維和,分明是美軍直接進駐的信號。
特朗普的面具徹底撕下來了,之前的"和平使者"形象灰飛煙滅。記者問他:"還覺得澤連斯基是獨裁者嗎?"他居然睜眼說瞎話:"我什么時候說過這話?"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他還指著鼻子罵澤連斯基是獨裁者。說他未經選舉賴在總統寶座上,還說俄烏戰爭就是他挑起的。現在倒好,一個礦產協議還沒正式簽,他就翻臉不認賬。
從惡狠狠的指責到裝傻充愣,前后判若兩人。這種出爾反爾的做法,把俄羅斯都看懵了。
普京萬萬沒想到,特朗普玩的這手釜底抽薪如此老辣。美國的真實面目暴露無遺,這哪是什么調停,分明是赤裸裸的勒索。礦產協議的內容更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美國這次是要狠狠地"剝皮"了。
礦產協議背后的利益交換
這份礦產協議就像突然從天而降的炸彈。整整三年的俄烏戰爭,拜登政府從沒提過什么礦產協議。
特朗普一上臺,立馬極限施壓,逼著烏克蘭簽字畫押。協議內容更是觸目驚心,烏克蘭得償還5000億美元債務。
未來所有礦產收入的50%要注入美烏共管基金。這個基金怎么用、怎么分,統統由美國說了算。有人算了筆賬,烏克蘭每年礦產收入只有158.5億美元。按協議,每年要交79.3億美元到基金里。
這意味著烏克蘭得花63年才能還清這筆天價債務。更諷刺的是,這份協議還特別強調烏克蘭"自愿"放棄核武庫。澤連斯基卻說這能給兩國帶來"經濟好處",真是自欺欺人。
之前特朗普還把澤連斯基從白宮趕出去,逼他寫道歉信。美國還威脅要停止軍援,澤連斯基只能低頭認錯。
為了一點面子,特朗普把原本3000億的債務減到1000億。可實際上,算上礦產控制權,美國賺得盆滿缽滿。特朗普的手段實在高明,不花一分錢還能撈大錢。
他對外宣稱不會再支援烏克蘭,讓歐洲自己掏腰包。轉身卻通過礦產協議,把烏克蘭的命脈牢牢掌控。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本事,連老牌政客都自愧不如。
拜登打破腦袋也想不到,原來還能這樣薅羊毛。只有特朗普這種毫無底線的人,才能干出這種事。現在礦產協議到手,特朗普突然變臉,對付俄羅斯的真正意圖暴露無遺。而普京這才意識到,自己掉進了一個精心設計的外交陷阱。
普京陷入被耍困境
普京這回是真的被耍了。特朗普先給他畫了個美好的大餅,說什么美俄和解、世界和平。
承諾烏東四州歸俄羅斯,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甚至戰爭賠償都不要。普京信以為真,以為終于能和美國達成默契。
誰知特朗普轉頭就用俄羅斯來威脅歐洲,讓歐洲感覺被出賣。法國總統、英國首相接連飛往華盛頓求情。
特朗普趁機從歐洲榨取好處,然后立馬變臉。他說:"這樣的話,和談可能真談不成了。"
意思很明顯:俄羅斯,你的籌碼得再加。不加碼,我就繼續支持烏克蘭,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普京這才明白,自己掉進了特朗普設計的連環套。先用和平做誘餌,再用礦產榨烏克蘭,最后用威脅逼俄羅斯。
這種"三步走"策略,把普京玩得團團轉。俄軍在庫爾斯克州收復了99.5%的失地,共1260平方公里。在蘇梅州等地的軍事行動也進展順利。
普京本想趁勢在和談中占據主動,把利益最大化。可現在美國突然翻臉,俄羅斯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接受美國條件,之前的軍事勝利就白費了。
拒絕美國條件,可能面臨更大規模的軍事對抗。梅德韋杰夫說得直白:"如果歐洲不插手,俄羅斯能更快解決問題。"
言下之意,現在的問題都是美國攪局造成的。俄羅斯的回應很強硬:"現在停火不現實!"這等于直接擊碎了美國的幻想,拒絕按美國的規矩來。但這種強硬背后,普京也在權衡利弊。
他知道,面對特朗普這個難纏的對手,必須謹慎應對。正當美俄對峙升級時,歐洲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算盤。這讓本就復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歐洲尋求獨立路徑
歐洲似乎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美國在礦產協議上吃飽喝足,卻讓歐洲繼續為戰爭埋單。這種"美國吃肉、歐洲喝湯"的局面,讓歐洲心生不滿。
最近,歐洲和烏克蘭越走越近,打算組建志愿者聯盟。歐盟還計劃直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繞開美國的控制。
這種"另起爐灶"的做法,顯然是在擺脫美國鉗制。法德等國早就看透了特朗普的把戲。
他們知道,美國拿了好處就會翻臉不認人。與其被美國牽著鼻子走,不如自己掌握主動權。歐洲的這種獨立傾向,讓特朗普感到惱火。
他原本想通過俄烏沖突,讓歐洲更加依賴美國。沒想到歐洲卻要"自立門戶",打亂了他的如意算盤。
烏克蘭夾在美歐之間,處境更加微妙。一方面要依靠美國的軍援和情報支持。另一方面又看到歐洲伸出的橄欖枝。
澤連斯基必須在兩大勢力之間左右逢源。更復雜的是,歐洲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希望美國深度介入。法德等西歐國家則傾向于獨立自主。這種分歧給了美國可乘之機。
特朗普可以利用歐洲內部矛盾,繼續操縱局勢。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觀察歐洲的動向。如果歐洲真的繞開美國,直接與俄羅斯談判。那普京手中的籌碼又會增加不少。
三方博弈之下,烏克蘭危機的走向變得難以預測。每個玩家都在算計自己的利益,和平似乎遙遙無期。
結語
特朗普上演交易藝術:先用和平誘普京,再壓榨烏克蘭資源,最后威脅俄羅斯。
美國外交真面目暴露無遺,但普京強硬回應"停火不現實",歐洲也想繞開美國獨立行動,局勢變數增多。
和平豈能靠威脅得來?面對美國強硬通牒,普京會選擇妥協還是硬剛到底?
信息來源: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