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已經解體了30多年,前蘇聯的15個加盟國,也已經單飛了30多年。但是真正能夠完全走出來的,卻并不多。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前蘇聯雖然沒了,但俄羅斯還在。俄羅斯的體量依舊非常大,對周圍國家,尤其是對前蘇聯加盟國的影響力,那還是非常大的。
沒辦法,作為前蘇聯的嫡長子,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絕大多數遺產。而且前蘇聯各加盟國中,俄羅斯也是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個。各加盟國的年輕人,要想掙到更多錢,比較理想的選擇,就是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羅斯的大城市生活工作。
畢竟有前蘇聯數十年的教育基礎擺在這里,所以加盟國的人,對俄語以及俄國的習俗還是比較熟悉的,稍微練習一下,基本可以做到無障礙交流和工作。
俄羅斯在前蘇聯國家的影響力,依舊還在
這種影響力,其實是比較尷尬的。主要分成了兩大類:
- 第一,靠人口優勢。
- 第二,靠軍事威懾。
前蘇聯時期,為了保證國家的統一和完整,曾經向各加盟國,輸送了一批又一批俄族人。沒辦法,俄族是他們的主體民族,只有主體民族到了這些加盟國生活工作,前蘇聯才能高枕無憂。
時間一長,這些俄族人就在當地扎根了。等到前蘇聯解體以后,這些俄族人中的大部分,都成了各加盟國的人。
所以各加盟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俄族人。比如說哈薩克斯坦,居然有數百萬俄族人。這些俄族人自然可以對這些加盟國產生一定的影響。
典型的例子就是烏克蘭了,由于烏東有大量俄族人,所以俄羅斯便有了進軍烏東的借口了。在俄羅斯看來,這可不是什么侵略,而是在保護境外的俄族人。
軍事威懾也是俄羅斯對前蘇聯國家產生影響的手段之一,畢竟不管是前蘇聯,還是俄羅斯,都是軍事大國。
比如說,俄格戰爭,直接把格魯吉亞給打服了。俄在摩爾多瓦的德左地區駐軍,從而也能影響摩爾多瓦。這次的俄烏戰爭,至少也阻撓了烏克蘭加入北約。
從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來看,在俄羅斯人看來,他們就是宗主國,而其他前蘇聯加盟國雖然獨立了,但依舊只是俄羅斯的藩屬國或者仆從國。藩屬國不聽話,想要擺脫宗主國,當然會挨揍。
波羅的海三國,是前蘇聯加盟國中的另類
無論是外高加索三國,還是中亞五國,都不太敢在俄羅斯面前造次,畢竟實力差距擺在那里。可總歸有一些倒反天罡的另類角色,比如說波羅的海三國。
波羅的海三國,也就是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以及立陶宛。這三個國家總面積17.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10多萬,這體量和俄羅斯完全沒法比,是前蘇聯加盟國中,體量倒數的3個成員。
可波羅的海三國,偏偏在前蘇聯解體后,一直堅持在走擺脫俄羅斯束縛的道路,而且快準狠,抓住了非常重要的歷史機會。
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就加入了北約和歐盟,直接擁抱了歐洲。當時歐洲和俄羅斯的關系還不錯,所以俄羅斯壓根就不反對。不得不說,波羅的海三國準確地抓住了機會。換作是現在,恐怕早就挨揍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曾經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合法性產生質疑,主要是因為在前蘇聯解體前,他們3個就已經宣布獨立了,并沒有簽署《阿拉木圖宣言》。換句話說,他們手續沒辦全,給了別人拿來說事兒的理由。
所以說,波羅的海三國,的確有點兒與眾不同。當年為了分出來單干,這3國的數百萬百姓,在1989年手牽手以示決心,的確非常令人震撼。
切斷與白俄羅斯的電網,與前蘇聯揮手訣別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波羅的海三國,表現得如此決絕呢?其實他們國內也有不少俄族人,為什么就連當地的俄族人,也選擇與前蘇聯切割呢?
波羅的海三國原本也是被沙俄占領的地盤,但這里的人并沒有被沙俄同化。他們當地有自己特別的文化信仰,與俄國的文化信仰完全不同。
沙俄覆滅后,波羅的海三國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而且得到了蘇聯的認可,雙方簽署了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之類的協議。
結果到了1940年,也就是波羅的海三國已經立國20多年后,蘇聯卻出兵把他們給吞并了。這才癥結所在,即便二戰過后,這3國依舊沒有恢復獨立。而且由于蘇德戰爭期間,這3國的部分人曾經幫助過德軍,因此蘇聯將其中不少人都直接給消滅了。
新仇舊恨太多了,這使得他們和蘇聯之間,永遠都是貌合神離的關系,面和心不和是基本操作。
2025年2月,波羅的海三國正式斷開了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之間的電網系統。這事兒其實影響還是挺大的,至少造成了當地居民們的電費會暴漲,畢竟接入的歐洲電網系統,價格可不是一般的高。
即便如此,波羅的海三國依舊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這似乎標志著,波羅的海三國和前蘇聯的最后一點聯系,也徹底切斷了。這同樣也標志著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能源硬脫鉤。
在波羅的海三國看來,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他們只能在經濟方面作出犧牲。
當然了,這么做也讓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陷入了尷尬境地。畢竟過去可以通過波羅的海三國,將俄羅斯本土的電送到加里寧格勒來用,現在加里寧格勒只能靠自己發電了。
經濟基礎決定交友范圍
中國有句古話,除了識時務者為俊杰外,還有一句,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意思很直白,只要你沒錢,就沒人愿意和你打交道。只要你有錢,不管有多難,總歸有人會主動貼上來和你攀關系。
這話或許過于絕對,但畢竟是老祖宗們遺留下來的名言,肯定是老祖宗們的生活經驗。蘇聯之所以解體,無非就是因為經濟上不堪重負了。
俄羅斯不點頭,蘇聯根本沒法解體。那么俄羅斯當時為什么點頭呢?因為他們不希望繼續用俄羅斯的資源收入,來補貼周圍的窮伙伴們了。這些補貼,就是個無底洞,除了維系這個集團外,沒有任何收益。時間長了,誰也扛不住。
解體以后,俄羅斯還想繼續維系自己老大的地位,這又是強人所難了。你都不給補貼了,咋還指望著讓我們喊你老大呢?所以這些小弟們,紛紛選擇了不同程度的去俄化之路。
而且,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同樣沒能把經濟搞起來。兜里沒錢,辦啥事兒都不順利,更別提讓小弟們跟著你混了。這就是前蘇聯國家的矛盾所在。
胡蘿卜加大棒,才有小弟跟著你混。你光有大棒,不給胡蘿卜,難道是要把小弟們給餓死么?
換句話說,但凡俄羅斯經濟搞起來了,要么兜里有足夠的錢可以補貼小弟,要么有獨家手段,可以幫扶小弟們一起發家致富。小弟們還不上桿子地跟著大哥混?根本不用喊,早就排起長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