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23歲的謝晉元在好友婚禮上擔任伴郎時,結識了21歲的凌維誠,兩人一見鐘情,迅速墜入愛河。然而,凌維誠的父親作為上海徐家匯的糧商,堅決反對女兒嫁給軍人,但凌維誠性格剛毅,寧可與父親決裂,也要嫁給謝晉元。經過一年多的冷戰,凌父最終軟化,同意了這門婚事。婚后,謝晉元與凌維誠夫妻感情深厚,相濡以沫。
1937年8月,謝晉元隨88師開赴淞滬戰場。臨行前,他安排懷著身孕的凌維誠帶著三個孩子前往廣東蕉嶺鄉下老家躲避戰亂。淞滬戰事惡化后,88師在閘北與日軍血戰七十多天,傷亡慘重。在顧祝同的斡旋下,蔣介石同意88師留下一個加強營(452人),由謝晉元指揮,據守四行倉庫,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由此揚名。
謝晉元率部奮勇抵抗日軍,激戰四個晝夜,打退了二十多次進攻,斃傷數百人后,率殘部退入英租界。然而,租界在日軍的威脅下食言,將謝晉元等人繳械后關入孤軍營。凌維誠在謝晉元被軟禁后,毅然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照顧公婆子女,苦苦支撐著一大家人。
1941年4月,謝晉元被日軍收買的叛徒暗殺。噩耗傳來,凌維誠悲痛欲絕。她強忍悲痛,輾轉前往重慶求見蔣介石,但只得到口頭承諾,現有的困難卻無人問津。謝晉元遇害后被追晉為少將,軍政部按照少將陣亡的撫恤標準給了一筆錢,但這筆錢并不足以支撐一家人的生活。
凌維誠是大學生,擅長音樂,但在生活的壓力下,她放棄了所有的愛好,成了種田的農婦。單靠幾畝薄田難以為生,好在不時有敬重謝晉元的好心人寄來錢物,讓她們一家熬到了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后,凌維誠想回老家上海,但在籌集路費上遇到了困難。在謝晉元昔日同僚的資助下,她終于帶著子女動身。一路上,商販、群眾得知她是抗日英雄謝晉元的遺孀后,紛紛給予方便。然而,回到上海后,凌維誠卻發現娘家因戰亂早已落敗,謝晉元又無兄弟,四個子女在上海讀書無人理會。
無奈之下,凌維誠只得去南京求見蔣介石。但蔣介石“公務繁忙”,不愿見她。宋美齡雖然見了她,給了一筆錢,并表示會給上海方面打招呼關照她們一家,但凌維誠的訴求并沒有得到任何解決。國民黨貨幣改革失敗后,物價飛漲,凌維誠一家人生活更加困難。
上海解放后,凌維誠見入城的解放軍秋毫無犯,人民政府一副新氣象,便鼓足勇氣給市長陳毅寫了一封求助信。陳毅看了信后深感感慨,立即批示將吳淞路的一處房子撥歸凌維誠一家居住使用,并特意囑咐“一般費用酌予減免”。同時,“八百壯士”在上海的幸存者六十多人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在人民政府的關照下,凌維誠被安排了工作,有了薪水。她的四個兒女在畢業后也都成家立業,有了穩定的工作。謝晉元作為黃埔四期生,遇害后被國民政府追晉為少將,但他身后家境蕭條,“八百壯士”也曾遭到冷落。直到上海解放后,謝晉元的家人和“八百壯士”的幸存者才得到了應有的照顧。
晚年時,有人問凌維誠怎么看待謝晉元她自豪地說:“我丈夫是個英雄,我為他感到驕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