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為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培塑兼具家國情懷與專業本領的新時代大學生,4月18日,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組織50余名師生先后赴潛山野寨中學和桐城六尺巷開展思政實踐教育活動。在“依陵建校、以校護陵”的野寨中學,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師生們景仰抗戰忠烈,深切感悟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在“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腳步,深入了解“禮讓清廉和諧”的傳統美德,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以古鑒今的當代價值。該校宣傳部、學生處、團委參加此次活動。
當天上午,在合肥幼專1998級校友李云南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們走進了古木參天的野寨中學校園。“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1943年,皖鄂兩省十三縣知名人士發起倡議,在天柱山麓野人寨修建陵墓,安葬了從各處戰場搜尋到的985名陣亡將士遺骸,并在此開辦學校保護陵園,一座陵園和一所校園就此血脈相通、相依相生......”沿著布滿歲月斑駁的石階拾級而上,師生們在抗戰將士墓葬前鞠躬致敬,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隨后,緩緩走過忠烈祠、景忠廳、浩然亭,并在鐫刻著“抗日英烈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前肅立。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旁,李云南深情講述著英烈事跡,謝鼎新將軍“吾兒閩川,讀書救國”的吶喊仿佛穿越時空,回蕩在大家的耳畔,令人心潮澎湃。國防教育主題館內,師生們仔細研讀了野寨中學學子們寫下的“攜筆從戎報家國、我以青春寫夢想”信件,字字句句質樸動人,展現了該校濃厚的國防教育氛圍。學子們的報國志向深深感染了在場師生,大家紛紛表示,要將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的殷殷囑托化作自我要求,砥礪前行。
午后,師生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來到桐城市六尺巷,重溫張吳禮讓典故。在解說員的引導下,師生們停駐在六尺巷。斑駁的磚墻、古樸的石板路,處處訴說著這段流傳三百年的禮讓佳話。“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解說員講述著清代大學士張英讓墻成巷的典故。師生們駐足聆聽,細細品味著“窄巷雖僅六尺,胸懷可納天下”的深刻內涵。大學生國防動員志愿服務團的學生代表感慨道:“六尺巷的故事讓我懂得,謙遜禮讓不僅是個人的修養,更是社會和諧的基石。”移步至六尺巷廉潔文化展館,師生們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實物展陳,系統了解了桐城派“崇文重教、清正廉潔”的文化傳統。展館內,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幅幅廉政箴言,生動詮釋著“文以化人,廉以養德”的深刻哲理,六尺巷所蘊含的禮讓精神和廉潔文化,對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行程的最后,全體師生在六尺巷前合影留念,大家紛紛表示要將“禮讓和諧”的傳統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該校將持續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通過“行走的思政課”,讓思想政治教育充滿感染力與影響力,更要真正“行”在路上、“走”進心里,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人生引導課。
通訊員 戴靜然 徐儆儆 記者 謝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