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社區提要求,沒想到社區不僅把事辦了,還開會表揚我。”4月15日,碑林區張家村街道白廟社區對積極提建議的7位居民進行表彰,受到表彰的居民羅文榮激動地說。
社區召開庭院會,社區工作人員面對面征集居民建議。
當日下午,白廟社區召開建議征集工作庭院會,社區負責人向居民介紹建議征集工作情況。
據介紹,“百妙錦囊”是白廟社區2024年年底啟動的民意“直通車”。此舉讓社區工作機制由被動接訴轉變為主動治理,讓居民的“金點子”成為社區治理的“金鑰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白廟社區下轄白廟小區、民航家屬院、白廟馨苑等11個小區13個院落,總戶數4240戶,9800余人,屬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差。2024年底,社區秉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的基層治理理念,建立建議線上+線下立體收集平臺。在3個小區鄰里服務站設建議征集箱,成立“百妙錦囊民意收集隊”,定期開展居民座談會,或深入居民家中,收集居民建議,打通社區治理“神經末梢”。還依托線上平臺,24小時收集居民建議。
社區召開庭院會,介紹征集工作情況。
對征集到的居民建議,社區建立“三級分流閉環處置機制”。即:社區事務類、物業管理類,協商立即辦;公建配套類、專業服務類,上報配合辦;基層民生類,協調資源認領辦。同時,社區還向居民反饋建議的處理情況。對于社區完全無法解決的事情,社區耐心向居民解釋政策依據,避免居民因信息不對稱產生誤解。正是通過“征集—分類—解決—反饋”的閉環管理機制,確保居民建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結果”,匯聚成推動社區發展的“百妙錦囊”。今年一季度,共征集涵蓋環境治理、食品安全、設施完善等居民建議83條,其中70件已解決。
在庭院會現場,社區表彰積極向社區提建議的居民,重點表揚5條典型居民建議,通報表揚25條居民建議,并布置展板展示“百妙錦囊”轉化成果。“恭喜這些居民建議被納入社區‘百妙錦囊’。我代表社區對提出建議的居民表示感謝。”社區居委會主任薄少飛說。
社區表彰積極提建議的居民。
“我建議給小區增補健身器材設施,社區努力協調,為我們安裝了單杠、太空漫步機、騎馬器等10件健身器材,居民都夸社區很貼心。”秦通小區鄰里服務站樓院長羅文榮說。
“我們小區企退活動室缺少設備,給社區提建議后,社區幫我們配備了一臺空調、一臺飲水機、一個報刊架。老人們活動休閑場所條件變好了,心情也變美了。”陜八建白廟馨苑小區退休黨支部書記張龍平說。
現場,幾位居民用親身經歷,敘說開展建議征集工作對推動社區治理的作用,分享社區變化帶來的幸福感。
居民觀看“百妙錦囊”宣傳展板。
“關于為四醫大家屬院安裝健身器材的建議,已經上報街道,目前已經完善到位;關于給癱瘓五年的張先生辦殘疾證的建議,已協助本人提交資料;關于維修白廟小區監控設備的建議,正在與物業進行協商中……”現場,薄少飛通報了一些居民建議的處理進展情況。
“我們鼓勵居民發聲,請大家回去后向居民多做宣傳,讓更多居民給社區出‘金點子’。對于居民提出的問題,我們不能保證百分之百解決,但絕對會盡百分之百努力。”薄少飛表示,社區將繼續加大建議征集工作力度,全力搭建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梁,努力把“問題清單”變成“幸福清單”,讓居民收獲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圖: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東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