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煙臺市牟平區總工會為技術工人減壓賦能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嬙 通訊員張與澄 孟漢卿 楊愛勤
日前,煙臺新藥創制山東省實驗室赴煙臺市工人文化宮開展以“傳承工匠精神,共筑新藥創新夢”為主題的團隊活動,為新藥研發科研人員和技術工人減壓賦能。“新藥研發如同接力賽,唯有緊密協作、精準傳遞,才能跑出創新加速度。”活動現場,煙臺新藥創制山東省實驗室黨委書記黃河感慨道。
此次活動由煙臺新藥創制山東省實驗室通過區總工會向煙臺市總工會預約開展,通過沉浸式學習體驗和思想引領,即“心理賦能+紅色教育”模式,用心理專業方法疏解壓力,以紅色情懷賦能精神,凝聚起價值認同、情感共鳴與行動協同,激發出團隊使命擔當,筑起創新共同體,為新藥研發工作注入鮮活的精神動力。
走進市職工心理賦能中心,豐富而專業的心理服務設備讓大家大開眼界。在賦能中心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職工們體驗了“心理自助系統”“情緒座椅燈”等設備。隨著體驗進行,大家緊繃的神經逐漸松弛,工作與生活帶來的壓力仿若也隨之緩解消散,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輕松愉悅的神情。
隨后,一場別開生面的“溝通心理行為訓練”拉開帷幕。24名職工分為三支隊伍,通過設計隊名、隊訓與創意隊形,迅速打破隔閡;“團隊抬桿”“信息傳遞”等協作項目將氣氛推向高潮,大家直面挑戰,默契配合,生動詮釋了溝通與信任對科研團隊的核心價值。
在膠東根據地工運陳列館,通過沉浸式黨課,大家從膠東工人“邊生產邊戰斗”、創下“彈藥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一”的奇跡中,深刻體悟工匠精神的時代傳承。“重溫膠東根據地建設歷程,使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年代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核——不畏艱險、精益求精、敢為人先。這份精神財富,正是今天攻克‘卡脖子’技術,實現新藥自主創新的力量源泉。”一名參與活動的科研人員表示。
據悉,為推進深化“產改”,牟平區總工會印發《關于開展2025年“牟工心語”公益心理關愛服務活動的通知》,采取“1+N”全方位多層覆蓋模式持續加強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職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增強職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以來,累計組織賦能服務活動超過200場次,惠及職工群眾達15萬人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