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福建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教育廳、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應急廳印發《福建省2025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簡稱《方案》),扎實做好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方案》指出,今年福建省地質災害總體趨勢預測與往年相比持平或略有抬升,仍以小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早春雨季(3-4月)主要防范局部強降雨和人類工程活動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雨季(5-6月)為“龍舟水”期,重點防范福建省西部大部、東北部和中部局部,因極端氣象事件可能引發的群發性地質災害。臺風季(7-9月)重點防范受臺風正面影響區域連續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秋冬季(10-12月)需防范局部強降雨和人類工程活動可能引發的零星地質災害。
《方案》要求——
要健全完善聯防聯控協同機制。各市、縣(區)政府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要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屬地責任,做到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省直相關部門要加強信息互通、會商研判和協調聯動,強化聯合調度,形成地質災害防范合力。
要深入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排查。落實地質災害隱患“三查”,各市、縣(區)政府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要及時組織鄉(鎮、街道)、相關部門開展隱患排查巡查。省直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指導督促做好本行業本領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工作。提升重大基礎設施涉災隱患排查力度。住建、交通、水利、能源、鐵路等重點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落實本行業重大基礎設施涉災隱患排查,督促建設單位嚴格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并落實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與主體工程“三同時”要求。
要全面落實地質災害應急響應各項措施。嚴格值班值守,加強應急值班值守,及時啟動24小時應急值班,壓實災情速報工作責任。強化預警響應,自然資源、應急、水利、氣象等部門要密切分工協作,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落實好直達責任人和受威脅群眾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高效應急處置,要加強與片區內地質災害防治技術隊伍的協調聯動,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發生造成或預計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突發事件時,要按照認定標準精準區分自然災害與生產安全事故,第一時間落實速報制度,屬地政府要立即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落實各項應急處置措施。
要持續建強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實施隱患點和風險區更新調查,更新評價隱患風險等級,完善地質災害風險區劃成果和防控建議,動態更新相應數據庫。加強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系統應用,提高預警時效和精度,做好近3000處監測臺站的運維,快速響應及時處置預警信息。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加強對防災責任人、群測群防員的培訓,及時制發“兩卡”,落實隱患“三查”,及時更新群測群防網絡。抓好綜合治理項目實施,統籌抓好常態化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和2023年增發國債項目收尾工作,確保符合預算績效管理要求。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演練,自然資源部門要集中開展一輪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演練,對各類防災人員分類組織培訓,廣泛開展臨災避險演練和防災知識宣傳,提升社會公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強化規劃引領,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嚴把核發關、審批關,從源頭上減少工程建設造成的地質災害隱患。同時,自然資源部門要組織編制地質災害防治“十五五”規劃,科學謀劃“十五五”期間重點工作任務,有針對性提出重點防治措施。(福建省自然資源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