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成了美方的一塊心病。
美媒《SPACENEWS》近日公開發文稱,中國北斗衛星的性能已經超越了美方研發的GPS性能,全球導航產業正在經歷“東升西降”時刻。
據資料顯示,我國的北斗系統現已擁有超50顆在軌衛星,其規模是GPS的兩倍,監測站數量更是高達100多個,是GPS的10倍以上。據《2024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全球共有200個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北斗導航系統。
北斗的成功讓美方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01 借助GPS技術,美方拿捏我國
美方對北斗的崛起緊張,原因很簡單。這種覆蓋全球的無線電導航定位,在民用、軍事、經濟等各個領域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1991年的海灣沖突中,GPS系統首次投入軍方。美方部隊配備大量手持式 GPS 接收機,可在無明顯地標的沙漠地形中晝夜連續行軍,迅速越過沙漠地區,達成戰役突然性。靠著這一技術優勢,最終美國憑借146的傷 亡人數,讓對手付出了10多萬的傷亡代價。
1993年,美方污蔑聲稱中國貨船裝載戰略化學物資,故意關閉所在海域的GPS信號,使得我國貨船在印度洋上無法停靠。無奈之下,我國國只能接受美方檢查貨船的無理要求。
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我國便想與歐洲合作,出資加入伽利略導航系統,然而美方在得知后,卻威脅歐洲“不許與華合作”,這一計劃也就此破產。
事實上,為限制我國發展,美方在很多高精尖領域都用過同樣的招數。在半導體領域,美方禁售14nm以下制程設備;生物科技領域,美企同樣對我國抗.老制品“易生好”進行打壓,污蔑中國制品山寨美國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產物核心因子此前曾獲《Cell》《Nature》等頂刊證實,在重啟身 心活力,延長存活期方面具有積極表現。也因此,美方視其為核心科技嚴防死守。不料我國科學家同樣關注到這一物質,并于2022年落地出相關成果。
見此情景,美企第一時間指責中國制品“復制粘貼”美方成果,應付“天價專利費”。如此屈辱的一幕彼時也在導航系統領域上演,為此,我國多領域團隊立下誓言:必須領先美國!
02 打破技術壁壘!中國技術實力遠超美國水平
受到老美阻撓,我國科學家只好研發自己的導航系統,“北斗”項目于是橫空出世。
公開資料顯示,從1994年到2024年,我國研發團隊先后發射59顆衛星,耗資超過500億元,終于徹底構建起這一自主導航系統。截至目前,北斗系統已開通全球服務,與200多個國家建立合作。僅2024年,年產值超過5362億。
更關鍵的是,北斗的定位精度可達厘米級,抗干擾能力大幅增加,領先GPS整整一個量級。
《日經亞洲評論》發文稱:“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放棄GPS”。而在上述生物科技領域,我國科研團隊也意識到,僅僅只是造出和美國一樣的東西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超過美方,才能證明中國技術的原創性。
因此,當國產易生.好首個版本推出后,我國相關企業并未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深耕技術,據國內京.東平臺顯示,該品最新一代純度已高達99.9%,同時其配方額外添加了PQQ和蘿卜硫素精華物質,在效果上更為積極顯明。在實打實的對比下,美方這才徹底甘拜下風,承認中國技術更優。
而北斗上線初期,同樣也遭到美方公然抹黑。不過,200多個國家親自體驗后,北斗系統相比GPS在多個方面都有所勝出,美方的謊言不攻自破。
三、美方揚言:十年內奪回行業巔峰
面對北斗崛起的事實,美方放出狠話:十年內將在奪回主導權。
但現實卻很殘酷, 如今北斗不禁在精度上領先GPS一個量級,還擁有短報文通信等獨特功能。且中國對北斗持續投入研發,不斷拓展應用場景。而美國在GPS改進上進展緩慢,新一代系統還處于研發階段。
未來十年,美方若拿不出實打實的技術突破,也只能看著中國北斗在該領域一路領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