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步兵班是各國軍隊中最為基礎的制式作戰單位,一個步兵班的人數通常為8-13人左右,內部含火力組等作戰分組,步兵班的班長一般為軍士,在二戰時代,步兵班火力配置最好的應該是美軍步兵班,其基本實現了半自動或全自動火力,在同等單位中,火力密度最佳,那么二戰中的英軍步兵班火力如何呢?
二戰中的英軍:步兵班火力還行,就是戰績一般
在二戰時代,歐洲各強國的軍隊都還主要裝備的是栓動步槍,雖然蘇聯有SVT-40半自動步槍,不過該槍由于結構復雜需要保養,主要裝備給海軍步兵等精銳部隊,蘇聯陸軍主要裝備的仍是參加過一戰的莫辛納甘步槍,這一點在英、德、法等軍隊中同樣如此,英軍當時主要裝備的是“英七七”李-恩菲爾德步槍,“老李”作為制式步槍,在英軍中的服役年頭從1896年至1965年。
當時,英軍步兵班為10人,具體分為:1個步槍組+1個機槍組,機槍組為3人,步槍組為7人(含班長),在西方軍隊中,這是比較常見的步兵班戰斗分工方式。
制式裝備上:班長為1支司登沖鋒槍,步槍組的步兵為李-恩菲爾德四號步槍,共計6支,機槍組為1挺布倫式輕機槍,除機槍手外,另外兩人各有一支李-恩菲爾德四號步槍,全班共有8支栓動步槍、1挺機槍和1支沖鋒槍,在當時的歐洲軍隊中,火力還行。
步兵班的基本火力上,李-恩菲爾德步槍有著栓動步槍中少有的射速優勢,是“實戰中射速最快的旋轉后拉式槍機之一”,二戰英軍裝備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主要為N.4型,是No.1型的改進型,在1920-1930年代就已測試,直到1939年才成為英軍制式步槍,而廣泛裝備實際要到1943年,被稱呼為“英七七”主要是因為其口徑口徑0.303英寸(7.7毫米)。
而步兵班的自動火力主要為司登沖鋒槍和布倫輕機槍,司登沖鋒槍在1941年時開始服役于英軍,發射9x19毫米手槍彈,主要特點為結構非常簡單、成本低、易于大量生產,而布倫輕機槍則是由ZB26輕機槍改進而來,發射英制7.7x56毫米R標準步槍彈,在1935年時成為英軍的制式裝備。
1、以一分鐘的時間來計算英軍步兵班的火力,射擊技術熟練的8名步槍手,每分鐘可發射240發步槍彈,司登沖鋒槍理論射速可達每分鐘550發,布倫輕機槍的理論射速為每分鐘500發,理論上,一個英軍步兵班一分鐘可以發射1290發子彈。
不過,這個射速相比較于德軍MG42機槍最高每分鐘1500發的火力,確實只能算還行,在栓動和半自動步槍為主的時代,機槍是步兵班排單位最為重要的火力支柱,可以有效的壓制對方的步兵移動。
2、就是戰績一般。相比較而言,二戰中的英國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都有著出彩的戰績,而英國陸軍方面表現確實差強人意,最為著名的應該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和北非戰役,前者是“撒丫子逃命”,后者則是有海軍在地中海的幫助下,面對后援不給力的德軍北非軍團,反而成就隆美爾“沙漠之狐”的名聲,至于英軍當時在亞洲的戰績,不提也罷,屬實有點坑。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步兵們要帶多少子彈
二戰英軍步兵的腰間會有兩個彈藥袋,個頭很大,可以放5個司登沖鋒槍彈匣或2個布倫輕機槍彈匣,相當于192發沖鋒槍彈(每彈匣32發)或60發機槍彈(每彈匣30發);而步槍彈一般是放在腰間兩側的彈藥包中,最多掛4個,每個可以放2個5發橋夾,相當于40發步槍彈。
給機槍手帶子彈,幾乎是各國步兵班中步兵的基本任務,雖然英軍布倫輕機槍和李-恩菲爾德步槍通用7.7毫米彈藥,不過,在負重范圍內,多給機槍帶彈藥,還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彈藥是否夠用的問題,其實英軍步兵的背包中還有個裝有50發零散子彈的彈藥盒,不過這個彈藥盒的使用要經過班長同意,另外,如果戰況激烈,英軍步兵還會得到一個斜跨在身上的彈藥袋,內含10個5發5發橋夾,共計50發7.7毫米步槍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