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二戰中的地面戰爭是坦克的時代,而同時,步兵們面臨的便是反坦克的壓力了,從二戰初期反坦克武器以反坦克槍為主,到二戰中后期,國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口徑較小的反坦克炮也已經難有威脅,此時各國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逐漸成為了重要的反坦克裝備,德軍的“鐵拳”,美軍的“巴祖卡”等,而英國的反坦克武器則是“PIAT”。
二戰英軍反坦克神器:彈簧為動力,1.1公斤裝藥,能打90米坦克
相比較于反坦克火箭彈,英國在二戰時期的反坦克裝備走的另一條路線,反射方式類似于迫擊炮,從二戰初開始研發,直到1942年8月31日才終于定型生產,正式命名為“Projector, Infantry, Anti-Tank”(步兵反坦克發射器,英文簡稱為“PIAT”),到二戰結束時,都是英軍步兵手中最為重要的反坦克裝備,到1945年停產時累計生產11.5具 。
PIAT分為金屬發射裝置和彈藥兩部分,金屬發射管長約1米、重14.52公斤,直徑為76毫米,發射管下方為握把和機匣,發射管后方為T形肩托,發射管內部為一根非常大的彈簧,這根彈簧便是該發射器的主要動力,射程與槍榴彈比較相似,PIAT攻擊建筑等固定目標時,客串輕型迫擊炮曲射的射程可達到300米左右,當PIAT其發射破甲彈攻擊坦克時,平射的有效射程為90米左右。
PIAT主要有4類彈藥,其Mk1或Mk1A型破甲彈主要用于打擊坦克目標,外形與迫擊炮彈比較相似,采用空心錐形戰斗部,內部裝藥為2.5磅(約1.1公斤)高爆炸藥,細長的彈頭頂部裝有碰炸引信,其垂直破甲深度可達75毫米。
PIAT的操作一般由兩名步兵來完成,一名步兵為射手,另一名步兵為彈藥手,負責彈藥的攜行和裝填。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能“打虎擒豹”的PIAT,就是有點“費”射手
在作戰威力上,PIAT的威力還是比較高的,在1943年時,英軍一名士兵曾用一具PIAT連續向兩輛德軍虎式尾部開火,均取得了擊毀的戰績,在1944年時,一名加拿大步兵,用PIAT連續擊毀2輛德軍坦克和2輛自行火炮,其中的一輛豹式坦克,被該步兵抵近到10米的距離上擊毀。
PIAT的優點和缺點一樣明顯,優點在于PIAT使用彈簧動力,發射時沒有火藥燃氣和明顯的燃燒亮光,不僅非常難以被發現,同時射手也有可以在狹小的室內空間發射,這是巴祖卡等反坦克火箭彈做不到的。
PIAT的缺點在于:
1、其發射過程有些復雜,扳機扣動需要12磅左右的力氣,一般都需要兩個手指用力扣動;
2、扣動扳機后,彈簧會有一定的延遲時間,甚至幾秒后才發射,射手需要豐富的經驗,持續穩定地瞄準目標,否則很容易打偏;
3、再裝填有一定難度,其彈簧拉力約90公斤,很考驗士兵的能力;
4、便是其威力相對較小,對重型坦克的正面威脅相對較小。
在1944年的花園行動中,英軍PIAT射手曾連續正面命中虎式坦克,但是并沒有取得什么效果,PIAT射手們常常會說:你必須第一發就命中目標,因為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不得不說,較近的射程,不太容易掌握的控制能力,從這一方面來說,PIAT確實有些“費”射手。
二戰后,英軍也開始用85毫米的巴祖卡M20替代已經過時的PIAT,到1951年時,英軍開始正式裝備“古斯塔夫”無后座力炮,使用彈簧動力的PIAT,徹底消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