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保山市隆陽區瓦房彝族苗族鄉水源村的1400多畝高山茶園迎來頭茬春茶采摘季。身著絢麗民族服飾的茶農點綴在翠綠茶山間,靈巧的雙手在茶樹枝頭翻飛,一捏一提間,鮮嫩的茶芽便滑入茶簍。
“采摘時手法要輕,按照‘一芽兩葉’標準采摘,捏住嫩葉往上提,不能用指甲掐?!辈枇稚钐?,村干部正逐戶示范精品茶采摘技巧。
作為當地傳統特色產業,水源村茶樹種植可追溯至1958年,這里的茶樹在深山中自然生長,部分茶樹高達5米。堅持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生態種植模式,造就了茶芽肥碩、色澤翠綠、口感醇厚的品質特征。
傍晚時分,位于水源村蒼林自然村的茶廠便熱鬧起來,茶農們帶著當天采摘的鮮葉有序交售。“以前要背到4公里外的茶廠去賣茶,現在家門口就能交售,200多斤鮮葉賣了1000多元?!闭诮皇鄄枞~的茶農感嘆。
2024年4月,瓦房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茶企,采取“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建設集鮮葉收購、茶葉加工、茶園文旅于一體的綜合茶廠,目前茶廠收購鮮茶超2500斤,惠及220余戶茶農并輻射周邊村寨。
“我們通過搭建平臺,打造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茶旅綜合體,讓傳統茶園向生態觀光茶園轉型,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瓦房鄉黨委書記殷??到榻B。
云南網記者楊艷鵬通訊員李曉平左啟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