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一名志愿軍戰士為娶朝鮮姑娘,自愿放棄我國國籍,留在朝鮮??僧斔搅送砟陼r,卻數次申請,想恢復國籍。
這名志愿軍叫王興復,遼寧海城人。
在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呼號聲中,王興復跟隨部隊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
我軍軍紀嚴格,對于男女關系查的十分嚴,再加上這是朝鮮,不是自己國家,他們初來乍到要是在朝鮮惹出了緋聞,那對志愿軍形象十分不利。
可都說當兵三年,母豬賽貂蟬。
部隊嚴禁談戀愛,但倡導大家幫助當地老百姓,在相處的過程中免不了接觸到朝鮮的女性,總會有一些情竇初開的人,忍不住犯了紀律。
王興復去朝鮮時,才19歲,連對象都沒處過,看到姑娘都會臉紅。
當時,王興復在第四兵站做運輸工作,還兼職通訊員。
1951年,他們部隊遷移到了平安南道江東郡石嶺里,就在這里一直駐扎下來,直到撤回國內也沒挪過地方。
這里都是山山水水,住的人家并不多,也就十幾戶。
朝鮮停戰后,駐扎在這里的志愿軍就開始頻繁和村民打交道,有時候還會開聯歡晚會,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就是在這時候,王興復認識了天真可愛的吳玉實。
因為吳玉實的兩個哥哥加入了朝鮮人民軍,她也對幫助朝鮮志愿軍十分崇拜,時常偷偷跑到兵站去玩。
志愿軍們對于這個小姑娘,也秉著包容的目光,不僅不會驅趕她,還會給她送好吃的。
王興復也是其中一個,他對吳玉實很有好感,還常常去吳玉實家里幫忙。
因為吳玉實的兩個哥哥參軍,還有兩個哥哥患病夭折,家里只剩下3個女兒,家里沒有壯勞力,打水砍柴之類的很麻煩。
王興復就時常去吳玉實家里幫忙,吳父對這個小伙子十分滿意,但他也知道志愿軍不能在朝鮮談戀愛,所以只能遺憾的嘆口氣。
這一幫忙就是四五年,期間王興復雖然時常去吳家幫忙,可從沒表達過對吳有什么愛慕的想法。
直到1958年,他們這一批志愿軍要撤回國內,王興復不舍得離開心愛的姑娘,決定跟吳玉實表白,并復員留在朝鮮。
王興復復員時,沒敢說是自己談戀愛了。
上面的領導看透不說透,王興復選擇為了愛人離開部隊,那也算“受懲罰”了。
1958年底,王興復和吳玉實結婚,次年加入了朝鮮籍,但是他一直活躍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中,為中朝友誼做出貢獻。
結婚多年,吳玉實和丈夫一共生了7個子女,日子過的幸福美滿。
可她一直覺得,如果不是因為自己,丈夫回國后一定會發展的很好,就勸丈夫恢復中國籍。
王興復的內心也很想回國,他留在朝鮮就是為了妻子,妻子娶到后,思鄉之愁成了他最大的痛楚。
妻子的話讓他茅塞頓開,1967年時直接去申請恢復中國籍,這個過程幾乎沒有遇到阻礙,可回國卻遙遙無期。
他們想盡各種辦法,也只能獲得探親簽證,而無法定居。
70年代時,王興復以中國籍華僑身份申請回國定居,獲得了批準,可妻子還留在朝鮮,這怎么辦?
為了不分開,吳玉實時常去朝鮮政府申請,幾乎每隔幾天就去問,終于也得到了朝鮮部門的批準,帶著孩子跟隨丈夫前往中國定居。
他們回國后被就被安排在海城的一個工廠工作,晚年也住在海城,在退休后,當地政府對他們還格外照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