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貴州省納雍縣舉辦了一場熱鬧的“團圓宴”。對于舉辦這場儀式的父親陳生梨來說,這一天,他已經等了19年。
“楊梅,我們好想你”,伴隨著聚光燈、音響聲、鮮花和掌聲,在人聲鼎沸的團圓宴現場,陳生梨和妻子站在舞臺的中央,喊出這句壓在心底19年的話。夫妻二人在現場淚如雨下,積壓了多年的情緒瞬間釋放,現場的親朋好友也都眼眶濕潤了。
今年4月14日,陳生梨接到云南警方的電話,通知他失散多年的女兒找到了。從那一刻起,他的心情再難平復。“民警說,我女兒是在最近上戶口時需要采血入庫,通過DNA比對匹配到親生父母的。”陳生梨說,“19年了,她過得怎么樣呢?有沒有上學?有沒有成家,養父母對她好不好……”這些疑問在他的腦中一直揮之不去。隔天,陳生梨再次接到警方的電話,從電話里得知女兒是個非常懂事和穩重的孩子,他的內心似乎得到了一絲慰藉。直到4月18日見到女兒的那一刻,陳生梨懸著的心才慢慢放了下來。
團圓宴前一日,余華英拐賣兒童案的受害人楊妞花趕到了陳生梨家中。“團圓宴的全部事情都是妞花幫我操心的,她還帶我和老婆去買了新衣服,非常細心。”陳生梨說道。當日,陳生梨和妻子換上了精心準備的新衣服,陳生梨還特意去理了發,這樣的狀態,他從丟失女兒后便再未曾有過。他們希望用最好的狀態來迎接女兒。
團圓宴上,陳生梨準備了24桌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和全國各地趕來的尋親家長們。“我要盡自己所能給女兒最好的條件。”陳生梨說,他把之前住的年租金4000元的房子換成了年租金8000元的大房子。這一次,陳生梨徹底告別了19年間遭人趕、四處流浪的尋女生活,這位父親終于再次感受到了一個家原本該有的模樣。
“我是幸運的,我的孩子過得很好,我非常知足和開心。”陳生梨激動地說。圓臉、大眼睛、雙眼皮、眼睫毛很長……正如尋親啟事中簡短的描述一樣,陳楊梅是一個面容姣好、十分可愛的女孩。在認親現場,她一直站在父母的中間,每一分每一秒仿佛都被父母涌出的愛所包圍著。在團圓宴上,一家8口人站在一起,當相機快門按下的那一刻,這家人第一次擁有了全家福照片。當楊梅面對媒體說出“這是我人生第一張全家福”時,陳生梨的眼眶再次濕潤了。
楊梅曾表示,養父一家也很寵愛她。如何權衡好兩個家庭的關系,或許也讓楊梅感到十分為難。和女兒相處的這幾天,陳生梨有些小心翼翼,同時也抑制不住地開心。“她的情況,我都不去問,只要她開心,我什么都聽從她的安排。”面對媒體的種種詢問,陳生梨總是這樣說道。當提起如何彌補女兒從親生母親身邊缺失的愛時,陳生梨樸實地講道,“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很想為她做點什么,但是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或許,懂得女兒心底的掙扎,選擇尊重女兒,是他表達愛意最好的方式。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留言說:“陳爸能做到如此,真是足夠智慧。”也有網友留言,“我看到了一位父親最質樸的心愿”。
“楊梅原本打算團圓宴后當天返回昆明的,看我昨晚太疲憊,她說今天再回。”陳生梨對記者說道,今天晚些時候他會陪著楊梅一起回到昆明,等待楊梅處理一些事情。“楊梅說會辭掉工作,回到我們身邊,之后打算跟大姐一起到貴陽找工作,她還說只要有能力在哪都能工作。”說著這番話的時候陳生梨的聲音里透露著欣慰和幸福。“她說爸爸找她這么多年很辛苦,她想陪著爸媽生活”。女兒能夠回到貴州跟家人一起生活,是陳生梨找到女兒后夢寐以求的生活,這個想法在他腦中反復縈繞,但是他不敢說:“我擔心楊梅會反感,更擔心我的行為讓剛剛見面的女兒感到自私。”
當宴會堂內的掌聲消散,聚光燈暗下,人群開始離去,楊梅跟著家人回到了真正屬于她的家中。“我晚上都舍不得睡覺,就想一直看著她,看她怎樣我都高興。”陳生梨說道,“如果楊梅的爺爺奶奶還在就好了,她一歲左右的時候都是她爺爺負責帶她,每天都把她背在背上,舍不得放下。”由于楊梅送到父母身邊后半年左右就丟了,爺爺承受不了巨大的打擊,沒多久便去世了。“或許生活總是這樣,有遺憾的同時也會有驚喜。”陳生梨感慨道。
陳生梨想對千萬萬萬的還在尋子路上的家長們說一句話:“只要尋親家長們有任何需求,我一定會在能力范圍內去幫忙。”團圓宴現場,有很多尋親家長陳生梨都不認識,“通過我這次的團圓宴,也希望那些還在找尋孩子的家長能夠被人看見。”(記者 韓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