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信陽市教育體育局關于推進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深化應用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提升縣區指導團隊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動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在信陽市的規模化、常態化應用,信陽市現代技術教育服務中心于4月16日至19日組織開展了“信陽市2025年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縣區指導團隊培訓”。
本次培訓采用“線下集中+線上延伸"的雙線融合模式,打造了一場數字化教育盛會,主會場設在信陽市浉河區教學教研信息化中心,由各縣區國家平臺指導團隊核心成員現場參訓,分會場由各縣區、學校設點集中學習,覆蓋全市教育系統分管領導、電教部門負責人、中小學學校校長及骨干教師。
培訓以“破冰行動”拉開序幕,12個縣區小組通過創意海報展示和互動交流迅速凝聚團隊共識。
信陽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驍勇參加開班儀式并講話,強調國家平臺的推廣應用是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任務,要求參訓人員把握教育數字化轉型機遇,切實提升專業能力。
培訓采取"專家講座+課件實操+小組共創+線上研修"的多元模式,圍繞平臺基本操作與核心功能解析、特色功能深度應用、多場景應用模式、團隊建設與管理方法、優秀案例撰寫及學校、縣區推廣路徑等重點內容展開。
本次培訓立足信陽實際,13位授課教師均從本市平臺應用標兵中遴選產生,他們既是培訓者更是實踐者,確保每個教學案例都源自真實的課堂應用場景,也確保培訓內容緊貼一線教學需求。
培訓課程聚焦智慧教育平臺深度應用,展現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系統解析平臺基礎操作與AI功能演進;深入探討智能教學賦能路徑,構建數字化課堂教學新范式;創新提出"三階九步"備課模型,重構智慧教學流程;研發"作業管理五步法",實現批閱反饋全流程數字化;精準匹配學情需求打造"一人一案"個性化學習方案;探索雙師課堂新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能;創新家校共育機制,構建數字化協同育人體系;解碼“小學校連通大平臺”的融合創新“賢山模式”。同時,培訓還提煉了基于平臺開展校本研修質量提升路徑,展示了教師團隊建設與案例孵化的進階方法,分享了“固始方案”在區域數字化轉型中的經驗,指導了如何進行將思路轉化為具體行動的方案設計。
本次培訓全程貫徹"以學員為主體"的理念。從培訓環節的主持到簡報編寫,再到優秀作品評選,全部由學員自主完成。這種參與式培訓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員的主動性,各小組在成果匯報環節展示的課件和行動方案,充分體現了培訓的實踐成效。
"這次培訓最大的特點是'接地氣'。"參訓教師李老師表示,"講師都來自我們身邊,分享的案例可以直接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線上直播課程累計吸引3萬余人次觀看,特別是"三階九步"備課模型等本土創新成果引發熱議,本次培訓成效顯著,全市國家平臺學校激活率實現跨越式提升一舉躍升至首位。
信陽市現代技術教育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此次培訓是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將為信陽市智慧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下一步,信陽市將持續深化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推動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