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的背景下,湖南充電樁企業“快電蜂”通過全鏈條服務體系和創新產品設計,成為區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典型樣本。企業以“安全運維+場景化產品”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安全運維構筑行業新標準
在長沙金鷹小區的服務場景中,快電蜂展現了超出行業標準的運維體系:通過網格化巡檢機制,對充電樁進行包含機體結構、電纜絕緣性等12項指標的全面檢測,特別針對老舊小區電力設施薄弱環節實施預防性維護。其獨創的“運維+科普”服務模式,通過設立現場便民服務臺,將安全隱患排查與用戶教育相結合,實現了全年服務2689個個人充電樁零故障的行業佳績。
產品創新重構用戶體驗
企業深度洞察消費者需求,推出的明星產品——小米SU7定制充電樁,突破了傳統充電設備工業設計范式。該產品通過車樁同色設計語言和極簡美學造型,使功能性設備轉化為社區景觀元素,形成二次傳播效應。這種“顏值經濟”策略不僅提升了用戶粘性,更創造了充電樁從工具屬性向社交屬性的轉變。
標準引領布局全國市場
作為湖南省充電基礎設施協會核心成員,快電蜂正將湖南經驗轉化為行業標準,主導參與充換電站設計規范等5項地方標準制定。其“根據地戰略”以湖南為支點,通過輸出“全周期服務”商業模式,已在國內3個省份完成業務布局。最新數據顯示,企業2024年充電樁安裝量同比增長217%,印證了其“技術+服務”雙壁壘策略的市場有效性。
專家指出,快電蜂案例揭示了充電基礎設施行業的發展趨勢:從單純設備供應商轉向“產品+服務+標準”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2000萬輛,這種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或將成為下一階段行業競爭的關鍵賽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