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福建報道,近日外交部發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白宮在官網的最新聲明表示,由于中國采取報復性措施,美對華關稅加征至245%,中方有何回應?發言人表示,具體稅率的數字,你可以問問美方。中方已多次闡明在關稅問題上的嚴正立場,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完全合理合法。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
特朗普(資料圖)
在美國艾奧瓦州的廣袤農田里,農場主種植著數千英畝的大豆。這些大豆在收獲后,經過清洗、篩選和包裝,被運往密西西比河的港口,裝上遠洋貨輪。經過數周航行,貨輪穿越太平洋,最終抵達中國。大豆隨后被運往榨油廠加工成大豆油和豆粕。大豆油進入中國的超市和餐館,成為千家萬戶烹飪的必備品;豆粕被用作飼料,喂養豬和家禽。然而,伴隨著特朗普政府掀起關稅風暴,美國農民再次站在了“全球貿易戰”的風口浪尖上。
美國農民凱萊布·雷格蘭站在自家農場前,望著堆積如山的滯銷大豆,只覺得心頭一片冰涼。就在幾天前,他和其他豆農剛剛收到消息——中國買家取消了36萬噸美豆訂單,轉而從巴西一口氣買走了240萬噸大豆。這相當于40艘滿載的貨輪正駛向中國港口,而美國大豆的出口通道,正在被一扇名為“關稅”的鐵門緩緩關閉。這無異于滅頂之災。他的農場種植成本約為每英畝600美元,而每英畝大豆的利潤僅剩50-75美元。若按當前價格計算,他的家庭農場將面臨全年虧損。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肯塔基州農民迦勒·拉格蘭向《紐約時報》表示:“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我們將會有相當數量的農民破產……我們身上還留著上次貿易戰留下的傷疤”。美國共和黨議員達林·拉胡德也公開表示,盡管他個人贊賞特朗普為解決長期存在的“貿易壁壘”所做的努力,但他的選民對此感到擔憂:“當我和農民們交談時,發現他們非常焦慮、壓力很大、感到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因為當我們進入貿易戰時,通常第一個棋子就是農業”。
除了種植大豆的農民以外,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美國生產楓糖漿的農戶。凱文·凱斯和他的姐夫鮑勃·錢伯斯30年來一直經營著這家楓糖漿小廠,他們說,他們的設備都是從加拿大進口,現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讓他們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生產楓糖漿的農戶-凱文·凱斯:如果成本上漲25%,甚至只有5%,而我們仍按過去5年的價格銷售,這肯定會讓我們的錢包受損。另一家生產楓糖漿的農戶也表示,如果關稅真的落地,最終只能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出口貿易(資料圖)
特朗普近日在白宮跟媒體說啊,他可不想再對中國商品加關稅了。特朗普其實是看到貿易戰的嚴重后果,反思了自己的做法后,發現自己沒達到目標,才急急忙忙想要跟各國,尤其是中國談關稅協議。不過特朗普在跟中國談的時候,明顯不夠誠心。有消息說,美國正在逼其他國家限制對中國的貿易,甚至讓這些國家也對中國加稅。一邊說要跟中國談,一邊又逼其他國家一起對付中國,這不是想逼中國簽個不平等條約嗎?中國怎么可能乖乖聽話?
看特朗普會怎么選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