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4月22日電(記者趙怡寧)清晨,山間涼風習習,唐海走出家門,在自家小院里提了一口氣,大聲吆喝“猴兒,猴兒……”,十幾分鐘后,一群毛色灰棕的藏酋猴拖家帶口地從山上奔走下來,雙手抱握胸前端坐著,等待唐海拿出玉米粒來喂。
唐海是四川省都江堰市龍池鎮人,從部隊退伍后,他回到老家。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銜接地帶,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和成都平原主要水源涵養地。2023年,都江堰創新推行“民間林長”,作為“三級”林長之外的補充,唐海就是首批40人中的一員。
唐海在給藏酋猴喂食。新華社發
“我是大山的孩子,這里的山水草木就像我的‘兄弟姐妹’。”唐海說。“民間林長”雖是無償的志愿勞動,作為黨員,他從未推脫懈怠,在經營農家院的同時,他日常參與森林巡護、走家串戶宣傳防火知識、撿拾垃圾保護生態環境,將“民間林長”的責任意識寫進生活中。
在十公里左右的責任網格范疇內,唐海對動植物了如指掌,他沿著山間小路前行,一一指出“擦肩而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們,“珙桐、桫欏、紅豆杉……山上的植物沒有我不認識的,再往前走,能看到一片高山杜鵑,現在正是盛花期”。
唐海和藏酋猴群在一起。新華社發
除了植物,唐海與龍池鎮的野生動物們也是“老相識”。因為常年和藏酋猴打交道,他不僅能認出許多藏酋猴,還熟知它們的習性。“你看這只猴子嘴角有個肉瘤,是前兩年爭猴王時受傷后長出來的,我叫它‘偵察兵’,因為他們這個種群比較膽小,每次都要它先下山看看有沒有其他種群過來,才會呼喚伙伴。”唐海指著猴群中的一只說。
天氣轉暖,杜鵑花開,龍池鎮優美的自然風光、清新的山間空氣吸引了不少成都市民前來徒步賞景。“現在大家保護樹木的意識強了很多,游客多起來后,防火宣傳和清理垃圾成了主要任務。”唐海說。
都江堰的“民間林長”在巡山。新華社發
在進山徒步的主要線路上,散落著不少生活垃圾,唐海一趟巡視下來,能撿滿四五個大垃圾袋。清明前后正是防火安全關鍵期,唐海隨社區工作人員一道,挨家挨戶普及防火知識,勸導村民遵守森林防火法律法規,安全過節。
正是在許多像唐海一樣的當地居民關愛保護下,如今的都江堰水清岸綠、山林蔥郁。據都江堰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介紹,近年來,都江堰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60.37%,野生植被面積的擴大,讓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以藏酋猴為例,種群從一個擴大到四個,數量從一百余只增加到近三百只。
都江堰的“民間林長”在巡山。新華社發
“看著這些動物植物們變得越來越好,我心里自豪又踏實。”唐海抓起一把玉米粒遞給面前的小猴子,它伸手抓起來,兩眼亮晶晶地看著唐海,毛茸茸的頭向前試探著,在唐海手心里蹭了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