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二戰個參戰各國都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更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作為戰爭的發起者之一,德國在持續的戰爭中也有著巨大的人員傷亡,尤其是盟軍進入反攻階段后,德軍的傷亡快速上升,失去了大量年輕人,到二戰后期因為兵力資源枯竭,不得不降低入伍的限制,以獲得足夠多的兵力,這也讓這一代的年輕中,很多都沒有熬到戰爭結束。
二戰德軍陣亡多少人?一代青年中,40%的人都打沒了
相比于同樣慘烈的一戰,二戰德軍的傷亡要更多一些,一戰中德軍付出了約200萬陣亡代價,而二戰中,陣亡數字則達到了530萬,占相當于德軍在二戰時期1810萬總參軍人數約29.3%,都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而陣亡數據中,還有些具體數據同樣值得關注。
1、德軍陣亡中的三分之二,都是蘇軍干的
德軍在戰爭前期因為準備充分,兵員素質很高,裝備齊全,且通過合理地利用閃電戰等戰術,傷亡并不算高,如波蘭戰役中,德軍的傷亡超過預期,傷亡為3.8萬人,其中陣亡了1.8萬人,但這個數據對比后期德軍與蘇聯對戰時的傷亡相比,就太低了。
如1944年的巴格拉季昂行動中,在240萬蘇軍的進攻中,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被擊潰,參戰的103萬人中,陣亡和被俘人數多達20萬人,比蘇軍的18萬陣亡和失蹤還要高,而從1940年9月達到了1943年5月的北非戰役中,德軍陣亡人數也只有2萬1994人,還不及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前三天的損失。
蘇聯自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后,已經穩住了陣線,重新調整、補充了兵力和裝備,而德軍在這一時期損失了大量經驗豐富的精銳老兵,更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戰局開始變得被動,隨著蘇軍開始不斷的大規模反攻,德軍不斷的疲于應對,傷亡也開始不斷增加。
在德軍的530萬陣亡中,有354萬余德軍都陣亡余蘇德戰場上,相當于德軍陣亡總數的三分之二,這與蘇德之間不斷發生的大規模戰役,德軍將大部分的主力部隊,總兵力的60%都突入到了與蘇軍作戰有關,僅莫斯科戰役中德軍出動兵力就達到了180萬人,傷亡則達到了50萬,蘇德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從1941年德軍入侵開始,一直持續到1945年蘇軍打下柏林,在不斷的大量兵力和裝甲兵器等地面裝備的戰斗中,人員傷亡一直很大。
2、1945年1-4月,德軍日均陣亡1萬人
隨著蘇軍反擊得更加猛烈,以及盟軍在法國登陸,德軍在二戰的后半段傷亡急劇上升,1944年,有123萬德軍陣亡于東線的蘇德戰場上,約有40萬德軍陣亡于西線,1945年,有80萬德軍陣亡于東線的蘇德戰場上,約有74萬德軍陣亡于西線。
以單次戰役來說,蘇軍在1944年6-8月發動的夏季攻勢、1945年1-3月的冬季攻勢,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1942年12月-1943年2月,僅僅是這9個月時左右的時間,德軍在東線陣亡總人數的一半“名額”就已經被“消耗”了。
同時,德軍在二戰中的最后12個月中的陣亡,占二戰德軍總陣亡人數的一半,其中大部分都發生于東線余蘇軍的戰場上,到了1945年的1-4月中,已經被攻入本土的德軍,此時仍在集中主力對付蘇軍,這一段時期的德軍日均陣亡人數已經高達1萬。
3、二戰德國陸軍陣亡人數占了絕大多數
二戰德陸軍陣亡人數達到了420萬,空軍陣亡為43萬,海軍陣亡為13萬,D衛隊陣亡約31萬,另有其他陣亡23萬多人,二戰中,德國陸軍陣亡人數更多,約占二戰德軍總陣亡的五分之四,這本身與德軍以陸軍為主有關,陸軍的兵力規模也遠高于空軍和海軍,德國陸軍陣亡率為30.9%,D衛隊陣亡率為34.86%。
4、當時20-25歲的德國年輕人,40%沒活到戰爭結束
在二戰中,德軍多數時期的主力都是年齡符合的年輕人,也就意味著大量年輕人在戰爭中喪命,其中1919-1920出生的德國年輕人,是這一代德國人中損失最為慘重的,這批二戰中約20-25歲的德國年輕人,死亡率高達40%,如果將出生時間范圍擴大到1900-1928,死亡率依然高達1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