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徐超 通訊員 閆婷婷/文圖
教育,宛如一場無聲卻深情的守望。在鄭州大學實驗小學的一方教室里,王蕓老師以二十五年的執(zhí)著堅守,深情演繹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從清晨到日暮,她的身影始終與三尺講臺相伴,用愛與智慧編織著孩子們的成長篇章。
匠心精研,點亮語文星河
二十五年的教齡,并未讓王蕓對語文教學有絲毫倦怠。每一次備課與教研,她都如初次登臺般認真。語文書和教參上滿是思考的痕跡,制作教學課件時,直到臨授課前,她仍會從知識邏輯、視覺效果到互動設計反復打磨,力求每個細節(jié)都臻于完美,以助力課堂高效。課堂上,她憑借深厚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妙趣橫生的講解,將語文知識化作清泉,滋潤學生心田。無論是古詩詞的古韻,還是現(xiàn)代文的情感,她都能引領學生沉浸其中,感受文字魅力。
愛心潤澤,守護心靈花園
作為班主任,王蕓視每個孩子為獨特的詩篇,需用耐心與愛心去雕琢。對于有進步的學生,她從不吝嗇贊美,班級群里時常見到優(yōu)秀周記標兵、課堂最佳分享人等表揚信。她時刻關注著每一個學生:作業(yè)本上,她給字跡工整的孩子畫上“笑臉”;課間,她會主動與情緒不佳的孩子談心;班級的“愛心小屋”信箱,是孩子們傾訴煩惱的港灣,她總會第一時間認真回復,為孩子們排憂解難。
多元活動,凝聚班級力量
王蕓用心營造班級文化,凝聚積極能量。她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趣味盎然的課本劇表演,到思想碰撞的閱讀分享會,再到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我愛漢字”實踐活動,每一次都激發(fā)著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自信心。她發(fā)起的“尋找最敬佩或最欣賞的同學”活動,孩子們互相書寫的“表揚小紙條”貼在“閃光展示墻”上,成為班級的“正能量磁場”,讓班風愈發(fā)團結(jié)向上。憑借出色的班級管理,王蕓榮獲多項榮譽,但她最珍視的,始終是孩子們的笑容與成長。
自我提升,精研教育智慧
王蕓始終保持教育初心,熱愛閱讀。她從《被討厭的勇氣》中探尋幫助學生擺脫束縛、勇敢前行的方法;從《于永正:我怎樣教語文》里鉆研“以讀促悟、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理念;在《教育,向美而生》中領悟以美育人的真諦。為精進教科研,她研讀專業(yè)書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解決教學難題。工作之余,她堅持書寫生活感悟、讀書隨筆與教育案例,積累寶貴經(jīng)驗。
二十五年教育生涯,王蕓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著師德。在教育的沃土上,她用愛播種,用責任耕耘,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綻放屬于自己的芬芳,這正是一位平凡教師最動人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