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0點,北京望京某寫字樓前,美團騎手老張蹲在路邊扒拉著涼透的盒飯,手機突然彈出一條推送——‘京東致全體外賣兄弟公開信’。短短30秒后,他猛地站起來,狠狠掐滅煙頭:‘這行要變天了!’”
這個真實感極強的場景,正在全國數百萬外賣員群體中反復上演。一封信,為何讓從業者們集體躁動?當京東以一封“家書”高調殺入外賣戰場,背后釋放的不僅是溫情,更是一套直擊行業痛點的“組合拳”。
撕開行業遮羞布:京東的“陽謀”
“給予足夠單量,確保收入不降”“為騎手對象安排工作”“永不強迫二選一”……京東信中看似樸素的承諾,卻刀刀刺向外賣行業“算法壓榨騎手”的潛規則。
數據暴擊:據統計,2023年外賣員日均接單量較3年前增長47%,但平均時薪反而下降1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京東明確“禁止通過縮短配送時長變相增加勞動強度”,這記重拳直接打在了現行“智能算法剝削”的七寸上。
萬億市場的“新基建”暗戰
此前,京東稱“未來3年將投入百億完善騎手保障體系”,此豪言絕非慈善口號。細看之下,京東的布局隱藏著更深的商業邏輯:
末端物流革命:通過高福利綁定優質騎手,劍指“30分鐘達”高端市場,搶奪生鮮、醫藥等高附加值訂單。
政企合作籌碼:在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指導意見》的當口,京東搶先樹立“模范生”形象,為爭取政府資源埋下伏筆。
巨頭圍城下的“人海戰術”
其他外賣平臺或許正在連夜開會。京東的“攻心計”,本質是用“人的尊嚴”重構競爭維度:
用戶側:當“京東藍騎士”以更體面的形象出現,消費者潛意識會產生“高價=高質服務”的認知遷移。
資本側:信中透露的騎手持股計劃,實為針對騎手眾包平臺的降維打擊,用“正規軍”收編“游擊隊”。
輿論側:借勢“共同富裕”政策東風,將商業行為升華為社會價值敘事,這對深陷“騎手困在系統里”爭議的對手堪稱絕殺。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算了一筆賬:如果京東真將騎手成本拉升20%,意味著每單配送費需增加3-5元。按日均4000萬單測算,全年直接成本增加逾400億——這恰好與京東零售板塊季度利潤相當。
要么是劉強東瘋了,要么是外賣行業真要改姓“東”了。但無論如何,那個靠“無限壓縮人力成本”狂奔的時代,或許真的到了謝幕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