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磊 通訊員 李萌月 張碩 郭如月
在第56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為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4月21日,德州天衢新區尚德小學邀請德州學院生態與資源環境學院“守望者”青年志愿服務隊走進校園,上了一堂以“世界地球日”為主題的趣味小課堂。
知識課堂:揭開地球的神秘面紗
活動伊始,志愿者首先通過一段震撼人心的環保短片,向學生們直觀展示了當前地球面臨的生態環境危機。視頻中觸目驚心的污染畫面與瀕危動物的生存困境,讓在場小學生們深受觸動。觀看短片之后,志愿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世界地球日的背景,并強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隨著“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問題的提出,會場的氣氛也被推到了高潮,小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舉手搶答。
趣味游戲:探索生態的奇幻樂園
在探索生態的奧秘里,小學生化身劇情“參與者”,在趣味互動的同時還得到了知識性的普及。“趣味課堂讓課本知識活了起來。”班主任張碩老師說到。孩子們在活動中獲取了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開闊了眼界,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熱情。
創意手工:繪出心中的綠色家園
了解環保知識后,創意手工活動為小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平臺。學生們充分利用廢舊物品,讓一幅幅環保且治愈的“理想地球”展現在眼前。本次地球日主題課堂創新采用"大手拉小手"互動模式,通過知識課堂、創意手工等寓教于樂的形式,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生態文明的種子。
未來,德州天衢新區尚德小學與德州學院生態與資源環境學院將持續完善"高校+小學"環保教育共建機制,以自然課堂、綠色實踐、生態研學等系列主題活動為載體,推動環保意識從認知認同轉向自覺行動,讓生態文明理念在寓教于樂中生根發芽,在代際傳遞間綻放新綠,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注入青春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