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州區文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大數據平臺屏幕上,一張閃爍的圖表格外醒目。“紅色表示就業需求、藍色表示幫扶進度、綠色表示已就業。”文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王修芳介紹。
據介紹,文峰街道在“網格前哨摸排、數據精準畫像、資源多元鏈接、服務全程護航”四大維度發力解決退役軍人的就業問題,截至目前,已幫助轄區25名退役軍人實現就業,其中包含兩名傷殘軍人。
去年年底,25歲的退役軍人徐思發還閑居在家,轄區網格員了解到徐思發的情況后立即上報。隨即,在文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大數據平臺上,出現了徐思發的名字,并被標注為紅色。
在部隊訓練時受傷,被評為因公四級傷殘軍人……徐思發的個人信息很快被王修芳牢記于心。王修芳前前后后忙碌了一個月,終于為徐思發爭取到轄區一個交通協管和文明勸導的公益性崗位。
今年3月1日,徐思發走馬上任。
在文峰街道,像徐思發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例。
文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針對轄區在冊且有幫扶需求的退役軍人,建立了“三色檔案”管理制度。紅色為傷殘軍人、家庭困難等特殊群體,黃色為有轉型焦慮、技能短板的待業人員,綠色為已就業人員。文峰街道有135名專職網格員承擔著退役軍人信息摸排的“前哨”任務,他們通過定期入戶走訪等方式,精準了解退役軍人就業需求。
“真沒想到,文峰街道的工作人員比我自己還清楚我能干什么。”前不久,王明從部隊退役,在文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協助下,很快找到了一份物流配送工作。
“我們會根據退役軍人信息,利用大數據篩查符合條件的崗位,并上門開展政策宣傳和崗位介紹,幫助退役軍人更快適應社會生活,實現人與崗位的‘雙向奔赴’。”王修芳說。
發揮退伍軍人的“紅色力量”,也是文峰街道基層治理的一大亮點。
文峰街道富厚社區黨支部書記、退役軍人陳曉曉正是推動這一效能發揮的“倡導者”。
陳曉曉通過在社區網格員隊伍中設立“紅色網格長”崗位,優先選聘既是黨員又是退役軍人的人擔任,同時優化網格事件處置流程,讓轄區居民急難愁盼處置效率大幅提高。
文峰街道每月定期召開的“戎光議事會”,組織退役軍人服務崗、社會保障崗的相關負責人和社區干部、轄區企業負責人代表、退役軍人代表一起商議解決退役軍人就業問題。這種跨部門協同機制,正是破解就業痛點的關鍵。
文峰街道黨工委書記彭昌國介紹,文峰街道根據實際情況梳理退役軍人專屬政策27項,通過社區LED大屏滾動播放,在微信群里及時分享政策解讀及招工簡章。針對有自主創業意向的退役軍人,文峰街道組建“1+3+N”幫扶小組(即1名退役軍人配備退役軍人服務崗、社會保障崗、網格員3名工作人員和N名志愿者力量)開展創業政策宣傳、幫助申請創業貸款等。轄區部分企業還推出《優先用工條例》,針對退役軍人、傷殘軍人適時提供工作崗位,并創新引入AI虛擬面試系統消除就業歧視。
曾榮立三等功的退役軍人余江就是通過AI虛擬面試成功入職某國企后勤管理崗,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上下一致好評。
“服務退役軍人,不僅僅是解決‘飯碗’問題,而是要為他們搭建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讓他們在新的舞臺上綻放光彩。”彭昌國表示。(開州區文峰街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