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擁有堪稱毀滅性的殺傷力,雖然軍事價值非凡,但卻很容易帶來諸如國際政治輿論、國際外交和人類倫理道德等領域的爭議等麻煩。不僅如此,如果是有核國家遭到對手國家的核武器打擊,就很容易引發危及整個人類文明和世界的“全球核戰爭”。因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至今,核武器再也沒有真正走上戰場,各有核國家均對運用核武器一事表現出較大的克制和理性。
氫彈爆炸
于是,既然核武器不能輕易使用,那為了追求更大的殺傷效果且不至于帶來諸多敏感問題,人們自然會想辦法提高常規武器的威力。而今,南華早報的一則名為《科學論文顯示,中國測試非核氫彈》的報道,一下子就在國內互聯網上引爆熱議,諸多自媒體紛紛擴散關于所謂的“中國非核氫彈的威力堪比核武器”等言論。那么,事情真是如此嗎?不好意思,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南華早報對此事的報道
從南華早報引用的論文內容來看,“非核氫彈”中不包含核武器中常見的鈾和钚,主要是對氫化鎂藥柱進行爆炸激活,對鎂基固態儲氫材料的爆炸反應威力進行研究測試。其亮點在于,一次爆炸發生后,被炸藥爆炸所點燃的氫化鎂瞬間開始燃燒并釋放氫氣,易爆的氫氣會很快達到爆炸濃度極限并發生二次爆炸
部分自媒體對此事的轉發和評論
部分自媒體對此事的轉發和評論
由于鎂的燃點很低,故二次爆炸所產生的溫度可快速點燃被釋放出的氫化鎂,在一定范圍內形成較長時間的燃燒。據悉,爆炸過程中,“非核氫彈”產生了約1000攝氏度的高溫,持續爆炸時間約為15秒
氫彈結構圖
顯然,稍有化學知識的人便不難發現,“非核氫彈”的爆炸反應原理,的的確確與人們口中“神乎其神”的氫彈“絲毫不搭邊”。前者可視作是對氫氣的一種活用,而后者雖然名字里帶“氫”,但其核心反應其實是依賴氫的兩種同位素,即氘和氚。原因很簡單,自然界中普通的氫若想實現聚變,需要極高的壓力和溫度才能實現,氫彈難以在彈體內部實現這一環境狀態。再加上氫聚變的反應速率非常慢,并不符合爆炸后瞬間實現核聚變并帶來毀滅性殺傷的需求,故而氫彈對氫的依賴其實非常小。
日常陶瓷燒制即可來到1000攝氏度以上
至于說一些人提到的“非核氫彈”是一種“威力近乎核武器”的常規武器,這其實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誤讀。無論是采用核裂變原理的原子彈,還是采用核聚變原理的氫彈,它們在鏈式反應下爆炸后所釋放出的瞬間能量,均遠不是各類常規武器能輕易比擬的。就以“非核氫彈”爆炸產生的約1000攝氏度高溫為例,這大概是燒制建筑陶瓷中的中溫陶瓷所需的溫度,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活動中即可實現。而原子彈爆炸所釋放的高溫熱量,足以達到數千萬攝氏度,氫彈釋放的高溫熱量更可達上億攝氏度,“非核氫彈”絕無法與它們相比
“非核炸彈”更多追求的是空氣中的長時間燃燒
不僅如此,既然“非核氫彈”的藥柱由氫化鎂制成,那就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其主要追求的效果,并不是以沖擊破的方式殺傷目標。畢竟,氫氣的爆炸范圍遠小于燃燒范圍,空氣中的氫氣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并被引爆后,其帶來的更多危害在于燃燒,而非爆炸沖擊波。這就與主要以沖擊波為能量釋放和殺傷原理大頭的原子彈和氫彈,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
溫壓彈二次爆炸瞬間
反應原理和殺傷機制說完了,于是我們該如何較為正確地看待“非核氫彈”呢?老泰勒認為,“非核氫彈”其實更像是一種“升級版溫壓彈”。溫壓彈基本可視作是云爆彈的改進升級版本,具有二次爆炸的特點。在一次爆炸中,溫壓彈會釋放出大量可燃氣體或可在空氣中漂浮的可燃溶膠,隨后這種氣云會在二次爆炸中釋放沖擊波和高溫。通常來說,戰場開闊地帶缺乏隱蔽物的人員目標,很容易受到溫壓彈所帶來的沖擊波殺傷和高溫殺傷,高溫主要會灼傷暴露在外的人體皮膚和脆弱的呼吸道。
溫壓彈更適合在封閉環境下起爆
但在更多情況下,溫壓彈更適合打擊工事或地下洞穴內的目標。這是因工事或地下洞穴的封閉程度較高且容積有限,溫壓彈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和高溫,會順著隧道延伸,并在有限空間內實現最大殺傷。此時,受封閉環境的影響,溫壓彈爆炸過程中消耗大量氧氣的特性,還會帶來在開闊地帶所沒有的第三種殺傷機制,即因消耗大量氧氣而讓封閉環境下的人員缺氧窒息而死
封閉環境下的地下指揮所
大多數情況下,溫壓彈的兩次爆炸和所產生的燃燒時間會維持在2~5秒左右。在這方面,“非核氫彈”則可達約15秒,可實現更久的高溫殺傷和氧氣消耗。因而老泰勒認為,“非核氫彈”比現有的溫壓彈更適合打擊諸如大型堡壘、工事和地下坑道等目標,前者也更像是“威力升級版”的溫壓彈
“非核氫彈”難以同氫彈相提并論
所以說,無論是反應原理還是殺傷機制,抑或是實際殺傷力,“非核氫彈”基本都和正兒八經的氫彈等核武器沒啥關系。部分自媒體看到“核”、“氫”、“彈”這幾個字,就將其與氫彈相提并論,顯然是從一開始就被帶歪了,我們還是應理性看待這件事情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