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又“出招”了!
借著談判的幌子,這位前總統徹底撕下了偽裝,不僅親自上陣向多國施壓,甚至直接要求他們在中美之間“二選一”——要想獲得美國關稅減免,就必須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一時間,國際社會嘩然。那么,特朗普為何敢如此強硬?中方的最新回應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打著談判旗號,暗中施壓多國
據多家美媒披露,特朗普最近頻頻以“減免關稅”為誘餌,私下要求幾十個尋求美方關稅豁免的國家,必須采取行動打壓中國制造,防止中國“繞道輸出”至美國。
不只如此,他還干涉這些國家從中國購買何種商品,甚至不準進口中國所謂的“過剩產品”。
這些報道等于揭開了特朗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真面目。他在公開場合還在說著“對中美達成協議很樂觀”,聲稱“三到四周內就有可能完成談判”,背地里卻一邊施壓中方,一邊打壓其他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意圖通過圍堵中國制造來掌控談判節奏。
顯然,這種“口是心非”早已不是談判,而是一場赤裸裸的逼宮。
錯判形勢,特朗普高估了自己的底牌
為什么特朗普敢如此強勢?他篤定這些國家“不會反抗”,在“吞下關稅苦果”和“對美讓步”之間只能選一個。
可事實卻啪啪打臉:歐盟、中方等國家的反制迅速而有力,力度之大,令特朗普猝不及防。
即便如此,特朗普仍在固執己見,不顧現實、執迷不悟地向其他國家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
這恰恰說明,他還未看清當前國際格局已不同往日。美國雖仍具影響力,但早已無法靠單邊意志左右全球秩序。即便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日本,在面對特朗普這番強硬要求時,也沒有輕易點頭。
中方強硬回應,揭示潛在風險
面對特朗普的連環施壓,中方迅速做出回應。
4月2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態:“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發言人提醒相關國家,若為短期私利選擇傷害中國利益,最終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落得兩頭不討好、損人又不利己的局面。
“綏靖”二字用得直擊要害。特朗普如今的政治信用早已跌至谷底,今天承諾放你一馬,明天翻臉不認賬毫不稀奇。
如果有國家輕信其口頭承諾,貿然削減對華貿易,一旦特朗普再次變卦,受損的恐怕不僅是與中國的關系,連與美國的合作也將岌岌可危。
脫離中國制造?沒那么容易
中國是全球最大工業國,許多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早已與中國產生深度綁定。
要完全避開中國制造,不僅成本高昂,甚至在現實中根本無法操作。即使是特朗普自己,也沒敢完全切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而對一些小國家而言,一旦為討好特朗普而站隊,很可能會在中美之間同時失去“靠山”。
面對霸凌,各國必須團結應對
在當前全球面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沖擊的大背景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如果幻想通過“出賣中國利益”來換取特朗普的“短暫和平”,那絕對是政治上的幼稚行為。
國際社會應當認識到,與其各自為戰,不如加強合作,攜手應對,共同抵制特朗普式的霸凌行徑。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維護自身利益,守護公平正義的國際秩序。
在這場圍繞關稅的博弈中,誰能保持清醒,誰才能走得更遠。
你怎么看特朗普這波“脅迫式外交”?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