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突然任命新的貿易談判代表,或許意味著在為中美談判做準備。這是最后的機會,就看特朗普能否抓住了。
最新跡象表明,中美貿易戰(zhàn)的轉機可能出現(xiàn)了,在美國商務部長承認,由于中方不主動給特朗普打電話,美方主動通過第三方,與中方進行了接觸。
這就類似于一個村里的鄰居倆,鬧了矛盾了,不占理的鄰居A(美國),還非要鄰居B(中國)先跟他們道歉,主動找他們和談。結果等了半個多月,硬是沒等到鄰居B低頭。
沒辦法,鄰居A就找到鄰居C,讓后者給鄰居B帶個話,表達了一個態(tài)度,于是事情才有了轉機。
《新華日報》報道說,據人社部網站4月16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李成鋼為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
這個職位比較特殊,負責對外經貿談判,過去這個職位的領導,也一直負責對美國貿易戰(zhàn)的談判事宜。比如前任官員王受文,就一直參與和負責中美經貿問題談判。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指出,和工科出身、長期負責貿易事務的王受文相比,新任貿易代表專研法律條約的李成鋼,在將談判內容落實到協(xié)議條文時,能更好地把關。·
如今美國特朗普政府發(fā)起的新一輪貿易戰(zhàn),可謂大敵當前,我們臨陣換帥的舉動,分析認為主要是適應中美關系的大趨勢變化。
我們之前強調過,特朗普第二任期打貿易戰(zhàn),其目的跟第一任期一樣,都是想要盡量降低美國貿易逆差,緩解美國政府債務危機,通過制造業(yè)回流的方式,帶動美國大規(guī)模就業(yè)。
在美國內部經濟流通而言,這個方法當然是行得通的,金融泡沫經濟發(fā)達,一直是美國經濟的最大隱患,如果能實現(xiàn)制造業(yè)回流,無疑能夠增強美國的綜合國力,穩(wěn)定這個國家的根基。
然而對外而言,特朗普政府通過高額關稅方式,實現(xiàn)降低逆差和制造業(yè)回流,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特朗普第二任期打貿易戰(zhàn),明顯沒有第一任期那么有效,原因就在于2025年相比2018年,美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形勢,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2018年至2024年期間,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10%,但同期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長了26%,對東盟的出口則激增了84%。如今,東盟已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歐盟次之,美國退居第三。
換言之,美國的大腿已經沒有那么粗壯了,美國說話已經不那么管用了。這也是中國和歐盟兩個經濟體,在本輪全球貿易戰(zhàn)當中,先后對美國開展反制的最核心邏輯。
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這是中方多次強調的,這對中美雙方的經濟都帶來巨大損害。我們不想承受貿易戰(zhàn)的危害,但是更不可能對美國侵犯我們發(fā)展權益,一昧的妥協(xié)和忍讓。
最后的談判機會,就看特朗普抓不抓得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