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化出租車圈子里,黃鯤是個出了名的“孝子司機”。乘客們總說,坐他的車特別舒心,車里永遠干干凈凈,還能聽到最暖心的家常。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愛說愛笑的的哥,每天要面對怎樣的生活。黃鯤的父親因病臥床,腰間盤突出的他每天給父親翻身、清洗,深夜收車回家還要清洗床單被褥,盤算著要跑多少趟活才能湊夠下個月的醫藥費……這便是黃鯤十余年的日常。
2010年夏天,黃鯤的母親突然咳嗽不止,身體日漸消瘦。去醫院一查,竟然是肺癌晚期。這消息對黃鯤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但他沒有放棄,他四處打聽,只要聽說有好醫生好藥方,不管多遠,他都會帶著母親去試試。那段時間,他暫停了工作,全身心陪伴在母親身邊。他說:“只要能讓媽多活一天,我就愿意付出所有。”為了讓母親有信心,他甚至陪著母親一起服藥、拔罐、敷藥。那些日子里,黃鯤的身上留下了不少拔罐敷藥的疤痕,至今清晰可見。
母親離世后,黃鯤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軌,但命運總愛捉弄人。2012年,黃鯤的父親突發腦血栓失去自理能力,面對這樣的打擊,黃鯤沒有退縮,他把父親接回了家,這一照顧就是12年。
照顧父親是場持久戰。本就瘦弱的黃鯤,加上長期的駕駛工作讓他患有多年的腰椎間盤突出。照顧父親對他來說并不輕松,每次都會疼得他直不起腰,他卻經常說:“沒事,老爺子當年抱我的時候,可比這累多了。”每天給父親更換衣物、紙尿褲,給父親擦臉擦身,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次的挑戰。但他從不抱怨,總是耐心地哄勸父親,默默地收拾家務。為了讓父親吃得營養,他變著花樣做流食,再一口一口地喂給父親,有時父親一個噴嚏噴他一臉一身,他也只是笑笑:“父親養我小,我一定能養他老,無論再苦再難,我都要堅強、堅持,不能倒下,因為現在我才是父親的避風港!”
“小時候,爸媽把我拉扯大,沒讓我吃過苦,當他們需要我的時候,我哪能往后退?再難也得扛著。生活嘛,總得有點盼頭,父母多笑一下,多安穩睡一覺,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有人說我辛苦,可我覺得,能陪著他們走完這一程,是我的福氣。”這些話,黃鯤說得輕描淡寫,卻重若千鈞。
“我常跟車隊里的年輕人說,幫助別人不需要什么大道理。看到老人過馬路搭把手,遇到迷路的指個路,這些都是舉手之勞。”說罷,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投向窗外川流不息的街道:“開出租車這些年,我見過太多需要幫助的人。有時候就是一個攙扶、一句問候,就能讓人暖心一整天。我覺得,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就是靠這樣一點一滴的小事傳承下來的嗎?”
“生活就像開車,有上坡就有下坡。”黃鯤常這樣開導自己。2019年,他加入了愛心志愿者協會。別人問他圖啥,他搓著手說:“看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想起當初的自己,能幫一把是一把。”至今,他的志愿服務時長已超過3000小時,向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持續傳遞著愛的溫暖。
“我會一直這樣做下去,不僅因為這是我應該做的,更因為這是對得起良心的事。”黃鯤說著,臉上露出樸實的笑容。
記者:吳宣霖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李育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