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進入四月,成都都江堰市龍池國家森林公園迎來杜鵑盛花期,吸引眾多游客打卡。然而,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一些不自覺的游客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跡”——4月20日,60余名志愿者在這條賞花路線上撿出822.58公斤垃圾。當地政府回應,龍池國家森林公園是嚴禁個人擅自進入的,看到游客涌入他們也很無奈:“確實那么大一片山,沒有辦法把整片山都封住,這個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猴子在翻垃圾
現場觀察:
六七公里賞花路上 兩側遍布垃圾
記者聯系到來自北京的志愿者團隊,該團隊主理人陳亞2022年發起進山撿垃圾的活動,至今已3年。4月20日,陳亞帶領16名外地志愿者與成都本地40余名志愿者一起,走進龍池國家森林公園。
20日上午10點左右,60多名志愿者開始進山,徒步六七公里來到杜鵑花海終點,然后一邊下山一邊撿拾垃圾。
“沿途有游客丟的垃圾,山野小路、主路兩邊以及鋪裝路面的兩邊有不少。”陳亞說,“一路走下來,有點痛心。”她告訴記者,大多數垃圾是游客留下的飲料瓶、零食袋、自熱鍋等,還有一些是商販用的塑料箱子。團隊原本計劃下午4點下山,因垃圾多延遲到晚上7點。
最終,團隊共撿出822.58公斤垃圾,交由當地村民和工作人員處理。
志愿者們共撿出800余公斤垃圾
當地回應:
嚴禁個人擅自進入 卻又不可能封山
據龍池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政府曾發布公告,明確龍池國家森林公園是禁止入內的,沿路也有公告提醒禁止入內,因為它正在封山育林。
政府曾發布公告明確園區禁止入內。 圖據網絡
記者搜索發現,這份于2023年9月28日發布的政府公告顯示:龍池鎮未開發(開放)區域內擁有大熊貓國家公園、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池國家森林公園等重要生態區域,是成都市重要的生態保護屏障。除取得相關單位書面授權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科學考察、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外,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擅自進入龍池鎮未開發(開放)區域。嚴禁在未開發(開放)區域開展游覽、觀光、登山、徒步、攀巖、穿越、野炊、露營等活動,就此產生的救援費用,也需自行承擔。
那么,為什么仍然有大批游客涌入呢?
“我們有一個防火值守卡點,禁止車輛進入,但是人的話,確實那么大一片山,沒有辦法把整片山都封住,這個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上述工作人員說,“你說的上面的杜鵑花,也不是一個公開的場所,它是一個研究場所,只是說那個研究場所沒有圍欄,不是完全封閉的。”
對于政府部門如何管理園區,有沒有定期清理垃圾等問題,該工作人員未正面回答。
志愿者:
請把垃圾帶走 保護自然應從自己做起
“我們更多是想帶動公眾意識的覺醒,不亂丟垃圾。”陳亞說。在當天撿垃圾的過程中,他們會提醒游客把自己的垃圾帶下山,看到有人亂丟垃圾也會勸阻。
“大家一定要保持干凈、保持衛生、保持環境整潔,否則我們可能會無路可走。我們想更多的人了解、享受山野的美,同時減少對它的破壞。”她說,“保護自然這件事不要指望別人來做,也不要苛責政府去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大家從自己做起,把自己的垃圾帶下山。”
撿拾前后對比
撿拾前后對比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