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加征對等關稅之后,終于還是沒能等來中方的電話,這個時候,特朗普又想出了什么樣的招數呢?對于這個招數,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在對華加征對等關稅之后,就一直在等中方的電話。而且,為了逼中國妥協,美國還宣布已經有75個國家和自己達成了關稅協議。只是,過去了差不多20天,中方的電話依然遲遲不來。這個時候,美國政府又換了一種打法,根據媒體報道,美國在以關稅手段限制其他國家跟中國的經貿往來。也就是說,特朗普號召已經達成協議的75個國家孤立中方。對于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三個點來切入看待。
第一個點,就是美國所說的75個國家達成協議完全是無稽之談。要知道,在特朗普推出90天關稅“暫緩期”之后,日本是第一個跟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目前美日第一輪關稅談判剛結束,雙方也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其他國家也都在看美日談判的結果,再決定進一步行動。在這個時候美國居然說75個國家已經達成協議,這完全就是張口就來。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75個國家向美國表達了談判意向,美國便故意夸大事實。
美國這樣做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要借此向中國施壓,催促中國同美國進行談判接觸。不過,如果美國連撒謊的毛病都改不掉的話,中國應該基于怎樣的信任跟美國進行談判呢?而且,現在明顯是特朗普沒有牌了,在中國相繼打出一套組合拳之后,美國的股市、國債以及匯率都變得讓外界越來越擔憂。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還想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同中國接觸的話,中國除了等待之外,就是等待。所以,我們便看到特朗普終于沉不住氣了,開始對外聲稱將會在一個月內同中國達成協議。不管外界信不信,反正特朗普自己信了就行。
第二個點,就是美國想要限制其他國家的對華經貿合作,其實包含了兩個用意。一方面,就是表面上的,特朗普想要建立針對中國的經貿壁壘,來對中國進行圍堵。畢竟在美國國內,任何事情只要牽涉到了中國,便會得到民眾的支持。所以,如果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特朗普也是想通過主動“碰瓷”中國來緩解一下民眾的不滿情緒。另一方面,還是剛才提到的,就是向中國施壓,逼著中國主動來找美國談判。這樣一來,特朗普既有了面子,也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只是,這樣的算盤,也只能停留在幻想階段了。
第三個點,就是其他國家真的會聽美國的話,減少對華貿易嗎?毫無疑問,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這里就拿日本來說,作為美國忠實的“小弟”,日本是第一個同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國家,我們暫且不管他們首輪談判的結果如何。要知道,就在首輪談判之后,日本首相石破茂就準備托人給中方帶他的親筆信。什么意思?不用說,大家應該也都明白了吧。
除了日本之外,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它已經明確拒絕同中國脫鉤了。而且,中英之間接下來的合作還將更加密切。可以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躍躍欲試,準備填補美國商品退出中國市場后的空白。所以,美國想要拉攏這些國家來圍堵中國,可能性完全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美國的圍堵,中國商務部反將三軍進行回應:首先,商務部給美國做法定性,認為美國這是打著“對等”的幌子,在經貿領域推行霸權政治、實施單邊霸凌。其次,商務部認為,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這也是商務部給出的態度,這不僅是說給75個國家聽的,也表達了中方對于美國打壓的態度,就是“奉陪到底”。再次,商務部認為,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將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這也是說給75個國家聽的,如果真的答應了美國的要求,那當特朗普為了美國利益撕毀承諾的時候,那些國家再后悔可就來不及了,因為自己已經把后路斷了。
不得不說,對中國而言,中美這一輪關稅戰,也是中國篩選朋友的過程。不出意外的話,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國家將會掉隊。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國家又會及時補上來。畢竟,在“美國優先”和“互利共贏”之間,后者永遠占有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