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廷的第266任教皇,方濟各昨天在88歲的高齡上去世了。對咱們中國人來說,羅馬教廷和教皇什么的,都是非常陌生的存在,至少大部分人都不太關注。但在世界范圍內,即使是現在,羅馬教皇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影響的。
而已故的這一位方濟各,是做得非常好的一位,是一個好人,配得上德高望重這幾個字。羅馬天主教在他那里,越來越活成了一個好宗教應該有的樣子。
方濟各是個好人,當上教皇之后,他過得很簡樸,以身作則地削減教廷的開支。他不住豪華的宮殿,而是住在簡樸的招待所里。出門也不愿意用專車,而是非常親民地跟其他教士、其他工作人員擠一塊。
當上教皇的十幾年來,方濟各一直熱心地為窮人,為難民的利益奔走呼告,一直在呼吁和平。甚至離世前夕,還在惦記著加沙身處險境的難民。他為人寬和,作為教皇,他常常能夠理解他人不符合教條的行為,并不呆板。
要是一個人一輩子大多數時候都在做善行,我們就必須說他是個好人。要是這個好人恰好身居要位,那我們就必須說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為窮人和難民奔走呼告能有啥用呢?是的,除了從精神層面上,給人們帶去一點點安慰和鼓勵之外,確實基本沒啥用。
但善意始終是善意,前面說“羅馬天主教在方濟各那里,越來越活成了一個好宗教應該有的樣子”,好宗教應該是啥樣子呢?我想應該不是讓人去迷信去沉迷,不是把教條強加在人們身上,而只是激發人們更多的善意,給困境里的人們更多的安慰和幫助。
等等,我們現代人還會需要宗教這些迷信的東西?不是說一定需要,但有一部分人,確實在有些時候,心里會有這種需求。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永遠一帆風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一直堅強如鐵,有些時候,我們免不了要碰上一些遠遠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難題。在被這些難題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心底盼望冥冥之中能有一個全能的神來幫自己一把。
承載這些情緒需求的,其實就是宗教,就是對媽祖,對各類神靈的信仰……你可以說這樣的想法不科學,但不科學的想法,如果能在關鍵時刻給人們一點鼓勵,幫助人們渡過難關,那就非常地科學啦。
人類面臨的許多問題,大到一時難以解決,在這些終極難題面前,其實是需要一點點神秘力量的支持和慰藉。
說回羅馬天主教,擱幾百年前,那是牛得不行。當年羅馬統一過歐洲,把天主教傳播了出去。后來羅馬不行了,碎了一地,不過天主教沒碎,依舊牢牢地主導著歐洲上至國王貴族,下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整個歐洲的老百姓,都是教皇所代言的上帝的子民。
咱們中國古代的皇帝自稱天子,權力是上天授予的,而在歐洲,教皇就是 “天”。歐洲的國王們,都得由教皇給他們加冕,給他們認證,才具有合法性。1077年,德國的皇帝亨利四世得罪了教皇,只能冒著風雪前往意大利北部,在教皇的宮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才得到了原諒。英國的亨利八世想殺掉老婆換一個,那都得得到教皇的點頭同意。
教皇所代表的羅馬教廷,當年向全歐洲征稅,富得流油,川寶看了都得流下羨慕的淚水。那時教皇和教士們以信仰來治天下,但自己手上往往并不那么干凈,非常讓人討厭。后來歐洲人實在忍不了了,怒而踢倒了羅馬教廷的火鍋,殺得血流成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小了,資產和權力大規模萎縮,反而越來越變得慈眉善目了。像方濟各這樣寬厚、和善的教皇,反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世界,并得到人們尊重的。
方濟各離世前一天,會見美國副總統萬斯。事情趕得挺巧的,見到二十四小時候后,教皇就離世了,國外的網友都在社媒上質問萬斯:“你對他干啥了?你說過一次謝謝嗎?”
其實都是在表達對最近一些事的憤怒,以及對已故教皇的悼念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