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姚堯)4月22日,記者從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咸陽市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形成了一批具有咸陽辨識度和標志性的改革亮點,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咸陽市市場主體總數達到32.5萬戶。
咸陽市推行“容缺受理+承諾制”,為266個新建市級重點項目建立審批服務臺賬,做好全程保障。落實文勘前置政策,辦理備案文勘項目101個。乾縣出臺《項目報審流程導辦圖》《項目審批服務指南》,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增效。咸陽經開區推行項目建設“樁基先行”審批模式,有效降低資金時間成本。建立惠企政策發布通報制度,在“陜企通”“咸企通”等平臺發布惠企政策607條,精準推送890家企業,企業用戶累計達到10350人(次)。渭城區建立“免申即享”政策清單,推行獎補政策“免申即享”。
同時,出臺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一件事”實施方案。推行重點項目用地“上門服務、超前服務、主動服務、全程服務”模式,省、市級重點項目用地保障率分別達到100%、96.51%,全市供應“標準地”45宗3384畝。旬邑縣打造“四極”審批服務新模式,推行二手房交易+水電氣暖過戶“一件事”辦理。同時,制定“高效辦成一件事”方案,推出首批市縣政務服務“同要素”辦理清單,8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市縣兩級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加快西安—咸陽政務服務一體化,企業登記、養老保險、稅費繳納等380項高頻事項實現“跨市通辦”。咸陽市出臺《咸陽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持續開展“揭榜掛帥”,促進產權專利產業化。建立重點產業鏈與金融機構“一行一鏈”“行長+鏈長”對接機制,深化“政銀企”對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走訪企業1611戶,投放貸款7.06億元。三原縣創新形成食品安全核查處置“1886”工作模式,助力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咸陽市深化“證照聯辦”改革,餐飲店、便利店、食品預包裝等行業領域實現“準入即準營”,經營主體登記注冊實現全程電子化。彬州市推行“企業開辦”一張表單、企業“1+N套餐式”注銷等改革,提升辦事便利水平。咸陽高新區試點“西安籍企業遷入僅變更注冊地”改革,方便企業遷移登記。深化涉企“三亂”專項整治,處置金融機構、水電氣暖企業等問題15起,退還費用114.5萬元,罰沒129.93萬元。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組織不見面開標611場次,遠程異地評標54場次。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