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在白蓮公園舉行德勝社區“花開巷里”項目啟動儀式。該項目以“蓮文化”為內核,通過“綠美種植+文化賦能+社區共治”路徑,推動城市微更新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4月19日,德勝社區“花開巷里”項目啟動儀式舉行。德勝社區供圖
德勝社區位于德勝河畔,擁有順德工業發展館、德勝河南岸公園、白蓮公園等多張遠近聞名的文旅名片,獲評第四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引領,容桂在德勝社區啟動“祈開德勝 一路生花”項目,選定本土“蓮文化”“祈福文化”為設計內核,在保留鄉村街巷原有肌理的基礎上,尊重民俗文化與居民意愿,對街巷建筑進行“繡花式”細致改造,讓街頭巷尾體現本土文化的韻味,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的浸潤,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容桂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改造借助專業園林景觀設計資源,通過植花補綠、花境藝術等方式,對村居街巷、房前屋后進行美化提升,為市民群眾提供一場近距離、全方位的美學品鑒,提升美學素養。
在社區美化改造過程中,居民與商家的積極參與成為項目推進的重要力量。活動為居民和商家代表頒發證書,表彰他們在社區綠美建設中身體力行、主動作為,以實際行動踐行 “共建美好家園”的理念。同時為13個熱心單位、個人頒發感謝狀,致謝社會各界以實際行動支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
在結對簽約環節,容桂上佳市小學、順德區創新發明協會、容桂青少年成長促進會三方代表上臺簽約,標志著學校、協會跨界合作正式啟動。此次結對旨在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將“小主人翁”意識融入青少年教育,推動城市街巷活化與青少年實踐教育有機結合,為社區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該項目通過“綠美種植+文化賦能+社區共治”路徑,推動城市微更新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德勝社區供圖
順德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德勝社區在生態建設、文化傳承與社會共治方面的一次創新實踐,更是順德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生動縮影。
啟動儀式后,德勝社區黨委書記周潔敏帶領與會嘉賓游覽“一路生花” 核心動線。穿越白蓮公園、觀音堂,感受嶺南云林風光和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嘉賓們駐足于微改造后的“風生蓮韻”地標。這里曾是連接觀音堂的必經之路,如今通過花基綠化帶建設與蓮花元素鋪裝,化身“步步生蓮”的景觀長廊,成為社區綠美建設的生動示范。
容桂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容桂將統籌引導德勝社區與上佳市社區互促共進,通過文化挖掘、景觀打造、硬件優化等方式,將德勝社區白蓮公園、觀音堂與上佳市社區云里大街兩大文化資源進行整合聯動,打造出集民俗景觀、文化體驗、休閑消費于一體的特色街區,擦亮容桂文旅融合亮麗名片。
采寫:南方+記者 蔣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