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前,貞元對國外 28kg 的重型車車輪“望輕興嘆”;2016 年,貞元只用一半的價格做成了 33kg 的車輪,完成對國外產品的“平價替代”;2020 年,貞元車輪達到 30kg;2023 年,貞元 28kg 車輪發布;現在,貞元 25kg 車輪即將面世。
貞元車輪,一家中國車輪企業,用中國人的勤奮與拼搏,為全球重卡帶來更輕更具高科技分量的車輪。
心無旁騖攻主業——把車輪做到極致
“一個企業的成功是偶然里有必然,必然里有偶然。 ” 貞元車輪的成功之路也如此,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蛻變之旅。
早在 2002 年,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行業對高質量、高性能車輪的需求日益增長,國內輪轂市場在這一領域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貞元車輪董事長兼創始人胡愛君及其團隊通過敏銳的市場洞察,發現了汽車車輪及輪轂市場的巨大潛力。“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與多年未見的老鄉交談中得知汽車車輪及輪轂市場潛力巨大,這給了我創業的靈感。”胡愛君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
基于對市場趨勢的精準判斷,胡愛君決定帶領公司從鋼鐵貿易領域轉型至汽車車輪的生產制造,這一決策為貞元車輪的后續發展奠定了方向。
貞元車輪在轉型初期選擇了代工模式,通過承接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的訂單,逐步積累技術經驗和市場口碑。這種策略有助于貞元車輪快速進入市場,了解行業標準和客戶需求。
在代工過程中,貞元車輪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還通過實際生產不斷檢驗和改進產品,提升了自身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胡愛君深知創新的重要性,“那時候,在車輪產品中,貞元一直在行業前列,但我知道,我們不能一直做代工,我們還要自己研發,才能不被市場淘汰。”
貞元車輪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車輪的研發與制造,這不僅是其標簽,也是其在技術研發方面領先的“底氣”。
胡愛君堅定地要將車輪這一事業“一條路走到黑”,更坦言,“在早期,公司小有成就時,有不少資本想要一起合作發展其他相關業務,但我還是堅定地做車輪,要把車輪做好、做精、做到極致。”
他親手繪制藍圖,精心挑選了一群同樣懷揣著激情與夢想的工程師,共同組建了一支研發團隊。在無數次的嘗試與改進后,貞元車輪首款高性能車輪橫空出世。初代自主研發的貞元車輪產品,不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更在輕量化、耐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
多項專利在手,從“門外漢”到自主研發
自主研發的背景,讓貞元車輪一直在探索車輪的“極限”,不斷突破。
胡愛君本人更是奉技術為王、創新為本。2014—2016 年,胡愛君多次出國考察,學習國外先進的車輪研發和生產經驗。他了解到,“當時歐美最輕的車輪能達到 28kg,而當時國內的車輪質量還在 46kg 左右。”這無疑是貞元車輪“彎道超車” 的機遇。
隨著國家對運輸超載的政策管控力度加大,整車的輕量化成為趨勢,輕量化車型也成為各大主機廠的主流車型,車輪作為整車的關鍵零部件,在“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的認知下,車輪部件的輕量化是實現整車輕量化的重要一環。恰逢貞元車輪的主要合作伙伴一汽解放的首款輕量化車型亮相,同樣對于車輪廠商提出了輕量化的需求。因此,胡愛君當機立斷,整合材料、技術和設備,開始研發輕量化車輪。
2016 年,貞元車輪實施了向生產輕量化高端車輪的戰略轉型,心無旁騖地投入這一領域。
從材料入手,為車輪減重。胡愛君帶領公司聯合韓國浦項鋼鐵集團成立共同研發小組,整合全球最好的材料、技術和設備,開始研發輕量化車輪。
通過反復測試、不斷改進,新產品“旋風”車輪正式投放市場。這一貞元車輪的首款輕量化車輪在數據、工藝、創新設計上均有突破。貞元“旋風”車輪采用高強度微合金車輪鋼,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產品非承重位置的厚度,實現了顯著的輕量化效果。相較于傳統車輪,其質量減輕了 13~14kg。
在結構設計方面,“旋風”車輪的輪輻結構進行了創新設計,采用桃形孔結構形成風扇效果,使車輪在轉動過程中形成旋風,對車輪及輪胎進行持續性降溫。這一設計有效降低了車輪及輪胎的工作溫度,延長了使用壽命,并提高了行駛安全性。
這款車輪獲得 8 項專利,其中 4 項為發明專利,被評定為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生產制造方面,貞元車輪采用與韓國浦項聯合研發的新型微合金專用高強度鋼,生產制造過程中的關鍵工序采用美國與德國進口設備,產品質量僅 33kg,單車可減重約 300kg,每年可為車主增收 4 萬 ~5 萬元。
自 2017 年以來,該產品已為各大主機廠批量供貨 500 余萬套,屬于經市場長時間大批量充分驗證的成熟產品,同時也是各主機廠整車銷售的重要賣點。產品品質、性價比遠高于競品,更為重要的是,該產品三包索賠率遠低于國內其他產品。也正因這款車輪的面世,貞元車輪在中國一汽、中國重汽等知名商用車企業中 “ 一炮走紅”,與行業內 19 家大型央企、國企達成戰略合作,產品供不應求。
三年實現車輪輕量化“三級跳”
胡愛君是個“技術狂人”,對技術創新近乎“偏執”。 這也是貞元車輪在三年中產品輕量化指標實現“三級跳”的原因。
“旋風”產品問世后,憑借其出色的產品性能和技術優勢,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貞元車輪一躍成為當下車輪市場前列的制造企業,與國內多家知名商用車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包括一汽解放、陜汽集團、中國重汽、福田汽車、上汽紅巖、大運汽車、江鈴汽車、吉利遠程等。不少汽車貿易公司和汽車二級經銷商的銷售人員在購買重卡時,會點名要求購買配備貞元輕量化車輪的車型,即使沒有現貨也愿意等待。
有了“爆款”的貞元車輪卻并未止步于“旋風”,隨后便扎進了輕量化車輪進一步減重的“自我突破”之路。
貞元車輪始終堅持“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研發策略,保持技術創新的連續性和前瞻性。“我出國考察的時候,發現雖然我們可以做到與國外廠家比肩的 33kg 左右的車輪,但在我看來,隨著材料技術和結構的創新,我們的輕量化車輪技術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胡愛君堅定地表示。
這也推動了貞元車輪“旋風”2.0、3.0 產品的研發。
2020 年,貞元車輪在 33kg“旋風”車輪的基礎上,再次創新,成功研發出質量為 30kg 的“旋風”2.0 車輪。第二代輕量化車輪改變了輪輻與輪輞的傳統結構樣式,采用國際先進的微合金材料,使產品實現超輕量化。這一成果進一步推動了車輪輕量化的進程,展現了貞元車輪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持續努力。
鋼制重卡車輪的價格、鋁輪的質量
2024年,貞元車輪在 30kg 的“旋風”2.0 車輪的基礎上,再次創新,成功研發出質量為 28g 的超輕量化車輪。
一般而言,鋼制車輪與鋁合金車輪相比雖然價格便宜,但更重,導致后期運營期間的車輛油耗較高。貞元車輪瞄準這一行業痛點,打造了貞元 28kg 旋風 3.0 車輪。
其產品優勢不僅在于輕,更在于其超高的性價比。
“專門與韓國浦項聯合研發的新材料——高強度微合金鋼,在保證車輪整體性能的前提下,單件質量已無限接近鋁輪,但價格只有鋁輪的一半。”胡愛君在新品發布現場這樣說道。這種新型材料不僅滿足了輕量化的需求,還保證了車輪的強度和耐用性。
貞元車輪 3.0 產品通過材料升級和結構優化,成功將單件車輪質量降至 28kg,達到了全球最輕的水平。這一輕量化設計不僅減輕了車輛的整體質量,還提升了燃油效率和車輛性能。
微合金高強度車輪專用鋼在車輪制造領域具有顯著的優勢。據了解,微合金高強度車輪專用鋼通過優化合金元素和熱處理工藝,能夠在保證強度的同時顯著降低材料的質量,從而實現車輪的輕量化。這種輕量化設計有助于減輕車輛的整體質量,提高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
相比傳統鋼制車輪,微合金高強度車輪專用鋼可以實現有效降低質量,貞元車輪采用了這種材料后,不僅提高了車輪的強度,也提高了整車的燃油經濟性。
“輕量化”與“可靠性”相輔相成,如何在減重的基礎上做到性能不下降?貞元車輪做到了“魚和熊掌兼得”。
貞元車輪運用高強度微合金鋼和創新結構設計,在保證了車輪的平衡性、抗變形能力以及使用壽命外,還保證了車輪在重載、高速等復雜工況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強度高,采用了高強度微合金鋼的貞元車輪還具有良好的韌性,中國幅員遼闊,重卡的運營范圍更是橫跨整個中國,貞元車輪的特征更能保證其在極端環境下仍然可以穩定使用。
最重要的是,采用了高強度微合金鋼的貞元車輪更加耐磨,使車輪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能夠保持較好的狀態,減少磨損和維修成本。這對于提高車輪的使用壽命和降低運營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在成本控制方面,相比于鋁制車輪,貞元車輪的 28kg 產品,做到了鋼制重卡車輪的價格、鋁合金車輪的質量,單車每年可為運輸企業增收 6 萬 ~7 萬元。
正是憑借植入骨髓的創新基因,貞元車輪僅僅用了 20 多年的時間,就在國內外聲名大噪。從車輪“門外漢”到有一支專業的技術研發團隊,從國內代工到與國內知名企業戰略合作,貞元車輪“一輪難求”。
貞元車輪由追趕,到“并跑”再到“領跑”,書寫了屬于自己的突破創新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