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以為 “飲食清淡 = 不會得脂肪肝”,但臨床數據顯示,約 30% 的老年脂肪肝患者日常飲食并不油膩。這是因為脂肪肝的成因遠比 “吃太油” 更復雜,尤其對代謝機能下降的老年人來說,以下 4大隱形風險更需警惕!
1.蛋白質攝入不足
肝臟代謝脂肪由蛋白質和脂肪結合而成,若長期飲食過于清淡且缺乏優質蛋白,如魚、蛋、奶攝入不足,會導致肝細胞無法合成足夠脂蛋白,脂肪堆積在肝內無法轉運
,肝細胞膜修復能力下降,加劇脂肪沉積。
2.隱性高糖飲食
清淡飲食≠低熱量飲食,頓頓白米飯、面條、常喝蜂蜜水、吃無糖餅干、用土豆、山藥、蓮藕等替代部分主食,卻未減少米飯攝入量等,每日攝入糖量>50g 的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增加 2 倍。
3.代謝綜合征
50歲后每 10 年肌肉量減少 8%-10%,基礎代謝率下降,脂肪更易堆積,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抑制脂肪合成的能力減弱。另外,中老年人群受慢性病影響,如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導致肝細胞攝取葡萄糖異常,轉化為脂肪。
4.運動不足
久坐不動導致能量消耗減少,即使飲食清淡,脂肪仍會在肝臟蓄積。需每周至少 150 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廣場舞等。
脂肪肝是 “代謝異常的肝臟警報”,尤其對老年人而言,需從 “單一控脂” 轉向 “全系統調理”。建議每年體檢增加肝臟彈性成像和代謝指標,空腹血糖、胰島素、血脂四項的檢測,若已確診脂肪肝,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營養干預 + 運動的方式逆轉早期病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