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男的,竟然得了產后抑郁”,這是92年的“茉莉爸”在視頻平臺上的自述。
“茉莉爸”發視頻稱自己得了產后抑郁癥(視頻截圖)
通常,“產后抑郁”這個詞,與媽媽身份聯系在一起。但當性別翻轉,爸爸帶娃也遭遇了同樣的痛苦和委屈。在“茉莉爸”看來,他放棄事業全職帶孩子,面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
他不斷經歷與伴侶的爭吵,孩子一歲半時,雙方決定離婚。
“茉莉爸”不是個例,事實上,很多新手父母都曾經歷帶娃的苦悶。在“茉莉爸”的評論和私信中,女性和男性家長均向他表達過自己的痛苦和不被理解。“產后抑郁”并非天然地與性別相關,而是一種育兒處境。
放棄2萬月薪職業
“我被浪費了!”
生孩子之前,夫妻二人沒有商量過誰帶娃這件事,“茉莉爸”表示,基于我們家的情況,我來帶會更方便些。我是做寵物用品銷售的,我前妻在體制內工作,相對來說,我的工作自由度更高。
我們父母要么在打工,要么不在本地,幫不上什么忙。我們的經濟條件也不允許請保姆。就這樣,等前妻產假結束后,我開始承擔帶娃的任務。
“茉莉爸”是獸醫專業碩士畢業,以前從事寵物食品銷售工作,是品牌西南區的代理商。“從2014年到生孩子之前,我一直處于頻繁出差狀態。全職帶娃后,我只能靠從前積累的客戶資源,線上聯系商家和買家,從中賺利潤差。”
那時候,我每個月的收入平均下來有2萬左右,現在基本上就千把塊,還不是每個月都有。
生活狀態跟從前的落差,讓我有一種失衡感。帶娃越久,我的心里越不舒服。有時候,我覺得我被浪費了。
“茉莉爸”稱全職帶娃后有一種失衡感,覺得自己被浪費了
“茉莉爸”表示,工作讓我掌握生活的主動權。我能實現孩子想要的東西,而不至于太窘迫。掙更多錢,也更受人尊敬,不用看別人臉色,會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跟孩子相處很幸福,可是不工作就沒錢,空陪孩子才是最沒意思的。當孩子長大了,做家長的兜里掏不出錢更尷尬。
全職帶娃一年多的時間里,“茉莉爸”幾乎從未感到快樂。去年五六月,我感覺自己抑郁了。那陣子,我整晚睡不好,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回想起之前的生活就流淚,兩個月瘦下去20斤。
半夜才有屬于自己的時間
產后抑郁不是無病呻吟
一般早上6點娃就醒了,我得起來給她沖奶粉,這時候正是小朋友的興奮期,我要陪她玩到8點。之后我們可能瞇一會兒,有時候娃睡了,我會趁時間工作一會兒。
午飯后,我們常去戶外公園或室內游樂場玩。下午5點左右,她會再次犯困,等她睡著,我開始做飯、剪視頻。晚上七八點她又醒了,我要給她放動畫片,講兒童繪本。直到11點以后,我們才能躺在床上,等待最終入睡。
八個月到十五六個月大的孩子睡不了整覺,每隔3小時左右就會起一次夜。這時候我要時刻關注著她,她醒我也醒,睡不踏實。那段時間,我整夜整夜地失眠。
“茉莉爸”發出的帶娃視頻截圖
倒不是因為娃半夜老醒,而是只有半夜才是屬于我自己的時間。
娃睡著后,我會躺在床上刷短視頻,或者打兩盤游戲。大腦被激活后,即便我不想再刷了,也遲遲不能入睡。我總是回想之前的工作,感覺落差很大,壓力不斷襲來。心里苦悶,我越想越睡不著,只能閉著眼逼自己硬睡。
我家寶寶喜歡讓人抱著,如果不抱,她就會打挺,或腳支地不讓嬰兒車走。基本每次出門我都得抱著她,我會雙手交叉,托著她的屁股,讓她坐在我的手臂上,上身倚著我。
長時間保持這個姿勢抱娃,沒過多久,我就得了腱鞘炎,手上一直貼著膏藥。最近跟之前的同事見面,他們還問我是不是在健身,為什么肌肉這么發達?我說,從來沒練過,都是抱娃抱的。
娃還是生過一次大病,直接住進了PICU(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整整5天,“茉莉爸”沒洗過澡,沒換過衣服,在醫院里陪伴孩子,孩子萬幸康復后,“茉莉爸”的父母卻埋怨他,怎么帶個孩子都帶不好,我們小時候帶你就沒這么多事。“茉莉爸”表示那一刻自己感覺很委屈。
得不到另一半的理解
已與妻子離婚
“茉莉爸”和前妻在相親軟件上認識,婚后我們沒有規劃生孩子,但稀里糊涂地懷孕了。一開始猶豫過要不要這個寶寶,最后還是決定生下她。
哺乳期兩人一起帶娃,沒有耗費太多精力,等前妻產假結束,“茉莉爸”準備一個人帶孩子時,其實沒做太多心理建設。因為沒經歷過,不知道獨自帶娃是啥樣的。沒想到后來這么痛苦。
“茉莉爸”帶娃玩耍
“茉莉爸”自述,我理想中的帶娃生活是我可以全職,可以辛苦,但另一半需要清楚我的付出。如果她對帶娃的認知清晰,不自覺就會給到情緒價值,送個小禮物,以及各種話語上的體貼。但凡伴侶覺得不就帶個娃嘛,有啥累的,這就完蛋了。
因為工作的原因,前妻只有周末才回來。她回家的時候,我會帶著寶寶等在門口接她。我希望她跟我說“老公帶娃辛苦了”,可開門見到她,迎來的卻是指責。
她看到娃就說,“你爸從來不給你換新衣服,身上這么臟”。帶娃很累,我根本顧不上給寶寶換衣服。聽到這些話,我心里迎接她的歡喜全都變成委屈。
久而久之,兩人爆發爭吵,吵完就去辦了離婚手續,一個月冷靜期結束后,立馬離了。
男性帶娃自帶流量
“茉莉爸”開通了短視頻賬號分享自己的帶娃日常,意外獲得不少人的關注。“幾乎沒有人從男性視角出發講帶娃抑郁,而我講的又是寶媽們真實經歷的,確實有共鳴。”
她們看到視頻后轉發給老公,有人看到會理解寶媽的處境,也有人覺得我為了流量故意搞噱頭。
“茉莉爸”在關于產后抑郁的視頻中描述,孩子畢竟不是從自己肚子里生出來的,自己因為帶娃辛苦已經產生了抑郁,可想而知,生育后的寶媽,面對體內激素水平大幅下降的同時,還要去全職照顧好孩子有多難。
“茉莉爸”多次呼吁要對寶媽多一點關愛,對“產后抑郁”多點關注和理解。前妻也看過視頻,看完她才知道原來有這么多她從未注意過的事情。后來我們都反思過自己的問題,情況會好一些。現在她依舊每周末回家帶娃,算是復合的狀態。
來源:新聞晨報綜合當事人社交賬號、最人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