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奮發有為往前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推進文旅高質量發展 更好服務美好生活

0
分享至


4月22日上午,“奮發有為往前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推進文旅高質量發展 更好服務美好生活,在省行政中心舉行。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邵海衛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汪曄宇主持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NEWS


新聞發布會現場(許夢宇 攝)


發布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 邵海衛(許夢宇 攝)

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

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 邵海衛

2024年以來,全省文旅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擔負起新時代文化使命,扎實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主要體現在“四個新”上。

一是文化服務展現新氣象。實施新時代藝術創作計劃,70多部作品亮相國家級活動,話劇《爐火照天地》、歌劇《風雪大別山》、電視劇《縣委大院》、紀錄片《千里江入淮》等優秀作品叫好又叫座?!鞍賵鳇S梅唱響百家景區”、精品劇目展演等系列品牌活動深受歡迎,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文化遺產彰顯新活力。“考古熱”“博物館熱”“非遺熱”持續升溫。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郎溪磨盤山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華龍洞人被證實為東亞地區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安徽博物院入選國家紅色基因庫建設單位,總數達到6個,居全國第1位。創新舉辦“多彩非遺 徽韻流芳”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交流展示活動。

三是文旅產業迸發新動能。2024年,全省國內旅游人次、國內旅游花費均創歷史新高,分別比上年增長7.4%、10.8%。“雙招雙引”工作3次在全國文旅系統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小崗村入選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入選總數居全國第2位?,樼鹕将@評5A級旅游景區。黟縣鄉村旅游度假區晉升國家級。

四是文旅宣介綻放新光彩。2024年,全省入境旅游快速增長,入境旅游人次、國際旅游收入分別增長94.8%、124.1%,更多外國民眾來皖感受徽風皖韻。舉辦第十四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RCEP成員國友城文旅合作對話會等系列活動,各類新媒體閱讀量播放量超20億次。安徽文旅官方賬號矩陣累計傳播量5.5億次。海外新媒體國際傳播力指數穩居全國前列。

視頻制作丨虞結志

2025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推出一系列惠民惠企促消費舉措,推出更多優秀文化作品、優質旅游產品,力爭國內旅游總花費破萬億元,入境游客人數實現倍增,推動全省文旅經濟總量在全國往前趕。主要抓好6個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構建“一區三圈四帶”協同發展機制,努力打造全國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加快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全域高質量發展,推進合肥都市科創文化休閑游、大別山紅綠交融文化游等產品開發,啟動皖北旅游大環線建設。深入實施“百景提升”行動,推進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創建。培育一批皖美休閑旅游鄉村,新增一批皖美金銀牌民宿。推動文物、紅色文化、非遺、文化服務與旅游深度融合,讓人民群眾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二是推進支柱產業培育。實施100個標志性、牽動性重大項目,謀劃招引100個重點項目。大力培育規上文旅企業、“專精特新”型文旅企業,建設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10家以上。完善釋放旅游消費潛力舉措,持續開展“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等活動。打響“駕游安徽”“研學安徽”品牌,促進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提質升級,大力發展首發經濟、時尚產業、沉浸體驗、低空文旅等新業態。

三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積極參與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推進武王墩、明中都等重點考古發掘和遺址公園建設,建成開放凌家灘、雙墩等遺址博物館。加快長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創新發展黃梅戲文化,出版黃梅戲曲本典藏叢書。推進百項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非遺傳承薪火行動,認定一批省級非遺工坊,爭創新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推出一批博物館精品展陳項目,擴大“我在博物館畫文物”等社教品牌影響力。

四是優化文化服務和產品供給。改進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推出更多體現“徽風皖韻”、展示安徽形象的文化精品。推出50個左右舞臺藝術作品、20部紀錄片、30部微短劇。創新舉辦第十屆中國農民歌會、黃梅戲展演周等活動。組織全省優秀劇目、優秀傳統戲曲折子戲、瀕臨失傳劇種展演,把更多文化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

五是提升文旅服務品質。推動出臺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指導意見及服務清單。建成省文化館新館和省非遺館,新建600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實施“送戲進萬村”、廣場舞展演、“村晚”“村歌”大賽等群眾文化活動。完成重點景區導游詞專業化、標準化升級工程。深化“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服務,以優質溫馨的文旅服務贏得更多點贊。

六是擴大營銷傳播聲量。實施國內旅游提升行動,組織“四季安徽”營銷推廣行動,升級“合伙人”模式,鞏固“春游江淮請您來”成果,提高“引客入皖”質效。實施入境旅游促進計劃,辦好第十五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美好安徽與世界對話”等活動。完善全球營銷體系,組織參加重點國際旅展,開展安徽文旅海外傳播,持續擦亮“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品牌。

答記者問

人民網記者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對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作出系統部署。請問今年安徽省將如何促進文旅消費?

邵海衛

視頻制作丨虞結志

文旅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提振消費和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的部署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廳出臺《安徽省培育新業態新場景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費十條舉措》,創新開展“歡歡喜喜過大年”“春游江淮請您來”等文旅促消費品牌活動,文旅消費總體呈現迅速增長的良好態勢。下一步,我們將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全力提振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費,重點抓好4個方面工作。

一是創新活動促消費。深化“省市縣企”聯動,強化創新創意,持續開展“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對列入省級月度主題的活動每場給予30萬元補助。省級對舉辦“多彩四季”安徽非遺嘉年華重點活動、“四季安徽”活動的市給予補助,對全國和省級“四季村晚”展演活動分別按每場5萬元、3萬元給予補助。

二是優化舉措促消費。統籌各級財政資金支持文旅消費券發放,省財政對各地財政文旅消費券實際發生資金按一定比例給予獎補,實行總量控制。落實“百城百區”“百城千站”文旅消費行動計劃,聯動金融機構、OTA平臺、各類企業等開展“免減優”等惠民讓利活動,加大非周末和淡季優惠力度,推動錯峰消費。

三是豐富供給促消費。打造“安徽有禮”品牌,舉辦“安徽有禮”全省文創旅游商品大賽。支持全省博物館推出一批“鎮館之寶”文創產品。實施研學旅游品質提升工程,推出百件優秀課程和百條精品線路。豐富演藝主題產品,支持A級旅游景區推出一批“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特”的旅游演藝項目。廣泛開展產業協作和消費聯動,促進文旅與農業、商業、交通、體育、會展、創意、金融等融合發展,推動服務消費業態融合、產業集聚。

四是拓展空間促消費。推動文旅賦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支持在城市工業遺址打造文創園區,在商業空間嵌入沉浸式業態,在公共空間打造開放市集。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行動,發展鄉村市集、“村咖”、田園音樂、鄉村劇場、鄉村博物館等新業態。遴選20個“文旅消費新場景項目”,省級給予每個項目10萬元激勵。發揮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引領作用,豐富夜間文旅消費業態,延伸文旅消費鏈條,打造一批夜間文旅消費地標。

安徽交通廣播記者

安徽省提出要努力打造全國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請問今年在發展全域旅游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邵海衛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全域旅游發展,先后創建5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4個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區。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打造全國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主要抓好4個方面工作。

一是優化全域旅游格局。推動板塊聯動、區域協同、業態多樣,構建“一區三圈四帶”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推進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設,加快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全域高質量發展。加快合肥都市科創文化休閑旅游圈發展,建設科創旅游高地和環巢湖等重點片區,建設全省文旅樞紐城市。打造大別山紅綠交融文化旅游圈,建設全國紅色文化傳承地。推進皖北文旅融合發展圈建設,構建皖北旅游大環線。以文為魂、以水為脈,加快建設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文化旅游帶。

二是實施全域旅游提升行動。完善發展全域旅游政策體系,鞏固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區質效和服務能級。深入推進“百景提升”行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對標建設一批4A級以上旅游景區、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和休閑街區。推進景區景點導游詞專業化、標準化升級,使其更有歷史、文化、自然、人文底蘊。

三是促進全域旅游業態融合。促進文旅與科技、工業、農業、教育、體育、康養等跨界融合,推出世界遺產之旅、心靈休憩之旅、生態康養之旅、科創研學之旅、紅色育人之旅、考古探源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優化親子游樂服務,開展全國研學旅游基地品質提升試點,培育一批優質研學旅游品牌和企業。發展銀發經濟,擴大適老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發展特色旅游,因地制宜發展冰雪旅游、避暑旅居、低空飛行、旅游列車、時尚國潮等業態產品,支持舉辦首秀、首演、首展等活動。

四是完善全域旅游服務。推進旅游交通便捷化,有序開通國際和地區航線。加強路景融合升級改造,新建一批生態停車場,優化一批游客集散中心及服務中心,完善充電樁、旅游廁所、多語種標識標牌等設施。推進旅游監管精細化,開展全國旅游市場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建設試點,完善投訴統一受理與快速處置機制,做好旅游公共信息發布服務。深入開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旅志愿服務行動,營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消費環境。

安徽新聞聯播記者

去年以來,國家持續推出一系列靈活、便利的外國人來華政策,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并擴圍至我省,入境游呈現良好態勢。請問安徽還將開展哪些工作促進入境旅游發展?

邵海衛

去年以來,為促進全省入境旅游高質量發展,我省先后舉辦第十四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2024入境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安徽省發展入境旅游激勵辦法》《安徽省促進入境旅游工作實施意見》。全省入境旅游持續向好,2024年入境旅游人次、國際旅游收入分別增長94.8%、124.1%。今年,我們將圍繞實現入境旅游倍增目標,主要抓好4個方面工作。

視頻制作丨虞結志

一是多角度塑造安徽文旅國際化形象。持續做好安徽文旅海外新媒體傳播。制作推出安徽入境游宣傳片、攻略指南片、宣傳折頁,多語種安徽旅游地圖,240小時過境免簽服務手冊等入境游宣傳品。組織“央媒帶您游安徽”入境游采風活動。開展第二批安徽文旅海外推廣合作機構和宣傳推廣使者選聘。

二是多維度打造安徽文旅國際化品牌。高質量舉辦第十五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聯合舉辦RCEP成員國友城文旅合作對話會,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文旅交流合作品牌。組織赴港澳臺、日韓、歐美等重點客源國和地區開展“歡樂春節·美好安徽”“茶和天下·徽韻雅集”“美好安徽與世界對話”等全球推廣活動。參與“一帶一路”文旅交流合作,支持黃山市等重點旅游城市申請加入絲綢之路城市旅游聯盟。

三是多方位開展安徽文旅國際化營銷。實施入境旅游激勵辦法,省級拿出2000萬元對入境游人次、入境包機、境外營銷予以資金激勵和補貼。組織參加德國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莫斯科國際旅展、韓國首爾國際旅游展覽會、日本國際旅游博覽會、中國國際旅交會等重點國際展會。加強與長三角入境游頭部旅行商合作,引導入境游客分流入皖。支持各市開展聯合營銷,加強游客互送。

四是多層次提升安徽文旅國際化品質。充分發揮安徽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山川秀美的優勢,建立國際旅游線路精品庫,豐富旅游業態,打造聯程國際精品旅游線路,為外國游客提供更多文旅消費選擇。在合肥、黃山機場及高鐵站建立完善“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為入境游客提供通訊、交通、文旅等方面服務。聚焦“食、住、行、游、購、娛”等場景,打造“皖美支付 便利服務”品牌,更好滿足境外游客消費需求。

大皖新聞記者

當前,基層群眾對優質文化服務需求越來越強烈,請問安徽省如何更好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邵海衛

近年來,我省統籌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培育了“送戲進萬村”等文化服務品牌,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下一步,我們將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主要抓好4個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加快省文化館新館建成開放、省圖書館新館立項,打造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推動市有“五館一院一廳”、縣有“四館一院”、區有“三館”建設。開展第六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提升全省文化館上等級率。推動文化場館拓展旅游服務功能,支持與旅游服務中心(驛站)一體建設,實現主客共享。

二是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推動優質公共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實施送戲“十百千萬”計劃,舉辦16場省級展演活動、100場市級展演活動、1500場縣級展演活動,帶動全省每年舉辦文化活動15000場以上。舉辦“四季村晚”,完成全國示范展示15場、省級示范展示80場,帶動全省每年舉辦2000場以上。堅持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每年組織全省廣場舞聯賽1000場。創新舉辦第十屆中國農民歌會,打響安徽群眾文化特色IP。支持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策劃推出高品質特展。持續推進全民藝術普及,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建設書香安徽。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運行保障機制。出臺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指導意見及服務清單,推廣“訂單式”“菜單式”“預約式”服務。深化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優化“四館一院”聯盟機制,建立全省閱讀推廣項目資源庫、全省群眾文化活動節目庫,推動資源共建、成果共享。加強基層文藝人才和群眾文藝團隊建設,實施領軍人才、創作骨干、創排基地、文藝團隊、文化志愿者“五個一批”計劃。

四是提升公共文化數字服務能力。加強與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搭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對接平臺,擴大數字化文化服務供給總量。利用5G、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快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遺館等公共文化場館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智能化信息化服務水平。重點開發一批云閱讀、云展覽、云演出等數字資源,為群眾提供“云端”“指尖”服務。

新華網記者

剛剛發布人提到改進藝術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能否再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邵海衛

近年來,我省堅持重大文藝項目帶動,持續推進藝術創作生產服務,一批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不斷涌現,黃梅戲《不朽驕楊》等文藝精品深受好評,《幸福到萬家》等視聽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主要抓好4個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文化精品。健全重大項目調度、創作方案論證、“揭榜掛帥”、考核獎勵、創作孵化和扶持等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實施舞臺藝術提質、影視振興等行動,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舞臺藝術、影視作品,創排《山知云》等重點劇目,力爭《決勝淮海》《千年徽州》等重點紀錄片在央視播出。

二是擴大展演展播影響。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系列文藝演出和美術展覽活動。提升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中國農民歌會、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全省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周等活動影響力,打造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品牌。

三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推動民營藝術院團創新發展。提升美術館、書畫院專業建設和行業管理水平。堅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實施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青年藝術人才提升計劃,組織“名師帶徒”、名角名家交流巡演,柔性引進一批專業人才,開展名家傳藝、青年文藝人才大比武,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人才。

四是推動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實施優秀藝術傳承傳播工程,結合實施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等項目,推進安徽地方戲曲復排、傳播與數字化轉化,實現優秀文藝作品“云上”“破圈”傳播。加強徽州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及黃梅戲文化等研究,策劃制作一批融媒文化產品,重點打造反映徽墨主題的電視劇《家業》、反映江河文化主題的紀錄片《新安江》,推出更多符合青年群體需求的黃梅戲優秀劇目。

安徽商報記者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對于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請問安徽省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采取哪些具體舉措?

邵海衛

鄉村旅游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我省鄉村旅游發展呈現良好態勢,2024年全省鄉村旅游累計接待3.7億人次,增長7.7%;累計旅游花費3085.5億元,增長10.9%;帶動就業人口95.8萬,富民效益顯著提升。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文化賦能、業態創新、服務規范、品牌提升等重點,深入推進打造“皖美休閑旅游鄉村”行動,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助力全省旅游總收入突破萬億目標,主要抓好4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優化空間布局。編制《安徽省鄉村旅游“十五五”規劃》,指導市縣專項規劃與國土空間、村莊規劃銜接。建立省市縣鄉四級協同機制,制定《皖美休閑旅游鄉村創建導則》,擇優推薦參評全國重點村。探索“點狀供地”模式,破解土地要素制約,打造皖西、皖中、皖南、皖北四大主題鄉村旅游集聚區,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集聚區。

二是深化品牌建設,提升服務品質。實施“微創意、微改造”工程,挖掘鄉村特色,打造“一村一主題”特色村落。推動“皖美民宿”品牌升級,將認定標準上升為省級地方標準,爭創全國甲乙級民宿總數超過20家,培育“皖美金牌民宿”350家。開展皖浙民宿對標提升行動,促進皖南提質、皖北擴量,推動文物藝術品融入民宿場景。落實等級民宿獎補政策,發布“皖美金牌民宿20強”榜單,強化激勵導向。成立省民宿產業協會,推動行業自律與資源共享。

三是創新業態場景,激發消費活力。推出“鄉村旅游+”融合項目,串聯非遺、美食、紅色文化資源,打造10條以上特色精品線路,培育“新場景+新體驗”示范項目。創新“皖美好味道擂臺賽”,推出“一食一村一宿”主題線路,線上線下評選“皖美鄉味”TOP10,激活鄉村文旅消費。

四是夯實人才支撐,提升運營能力。組織鄉村旅游重點村書記赴長三角學習先進經驗,推廣“西溪南”“大靈山”整村開發模式。實施“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分層級認定持證管家。舉辦技能大賽、高層次研修班,培育專業運營隊伍。挖掘“金牌講解員”“鄉村文旅推介官”等本土人才,提升服務與治理水平。

安徽新聞綜合廣播記者

近年來新媒體新業態發展迅猛,傳統廣播電視面臨轉型發展,請問安徽省下一步如何推動廣播電視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網絡視聽新業態培育?

邵海衛

近年來,全省廣電系統積極推動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廣電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一批優秀視聽作品獲評“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星光獎”、金鷹獎和白玉蘭獎等獎項,一批特色項目入選全國廣電媒體融合、智慧廣電網絡新服務等典型案例,安徽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周、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等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們將錨定“鞏固提升廣播電視、創新發展網絡視聽、整合聚合形成合力”工作方向,主要抓好3個方面工作。

一是壯大廣播電視新業態。堅持“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發展模式,實施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創新培優行動。舉辦全省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網絡視聽產業大會,建設合肥紫云山短視頻和微短劇基地。推動科技賦能,推進廣電與文旅雙向賦能,舉辦全省AIGC文旅廣電應用大賽,實現安徽衛視頻道超高清播出。圍繞未來電視、智慧廣電、數字內容生產等方向,推動超高清、虛擬現實、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與融合創新。發展虛擬現實、數字影視、超高清、微短劇、短視頻直播、數字音樂等新興產業。

二是建設融合傳播新體系。聚焦新型主流媒體建設,持續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構建“主流媒體+政務新媒體+自媒體”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積極推進市級廣電媒體融合試點建設,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追趕跨越,支持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培育全省“十佳廣電融媒體工作室”“十佳廣電新媒體賬號”,推出一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創新實踐案例。推進頻道頻率精簡精辦,爭創國家廣播電視頻道頻率高質量發展示范工程。完成全省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建設新型廣電網絡。

三是做好網絡視聽大文章。開展“皖美呈現”“皖美好劇”等專項行動,依托安徽廣電AIGC實驗室賦能文藝節目創作。鼓勵支持企業打造更多蘊含安徽文化、非遺元素的優秀短視頻、微短劇和微紀錄片等網絡視聽產品。做強國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實驗基地,創建“徽視聽”大視聽平臺。實施“跟著微短劇游江淮”創作計劃,制作并展播一批主旋律鮮明、正能量充沛、地域特色突出的網絡視聽優秀作品。

責編| 袁丹丹編輯| 吳瑤

主辦單位| 安徽省網信辦、省政府新聞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徽發布 incentive-icons
安徽發布
安徽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號
19001文章數 15399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強軍之路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新邵县| 石门县| 三亚市| 如东县| 泰州市| 昌都县| 渑池县| 仪陇县| 右玉县| 清流县| 乌鲁木齐市| 子洲县| 珲春市| 章丘市| 神农架林区| 湾仔区| 元江| 四子王旗| 大安市| 辽阳县| 宽城| 丰台区| 呼图壁县| 孟连| 汝城县| 新民市| 财经| 南江县| 共和县| 宜州市| 潢川县| 常山县| 灌云县| 石林| 哈巴河县| 莱阳市| 康马县| 虞城县| 沾益县|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