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祈開德勝 一路生花”德勝社區“花開巷里”項目啟動儀式在容桂白蓮公園舉行,向市民推廣項目意義和改造路徑,舉行結對簽約儀式,并為支持并參與項目的熱心企業和個人頒發證書。
這是容桂街道整合文旅資源,撬動社會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生動體現。項目依托德勝社區的資源優勢,緊抓獲評“第四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契機,聯動各級各部門力量和社會資源,匯聚起強大合力,在鄉村街巷中上演了一幕幕“一路生花、生機滿途”的蝶變故事。
現場,順德區人大容桂街道工委主任、街道“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劉英華向嘉賓與市民介紹了項目基本情況,提出以“三個一”落實推進。即以一次文化融合留住鄉愁記憶,選定本土蓮文化、祈福文化為設計內核,對街巷建筑進行繡花式設計改造,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的浸潤,增強對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以一場美學實踐推動多方共贏,融入多種藝術改造方式,實現美化社區環境、提升居民美學素養、拉動文旅產業發展;以一股社會合力共繪家園藍圖,鼓勵并發動熱心單位、企業家、鄉賢積極參與項目,出錢出力、出謀劃策。
“從白蓮公園古建漆面修復到社區墻體噴涂,從生態肥料捐贈到公益資金注入,都在為我們‘德勝花開,幸福滿城’的愿景添磚加瓦。”區鄉村發展協會會長陳斌表示,作為社會力量的一分子,順德區鄉村發展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捐款超過2416萬元,推動超160項民生項目落地,助力鄉村振興。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譚逢顯肯定了德勝社區“花開巷里”項目在推進社區生態建設和文化傳承、推動順德“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和綠美順德發展上的助力。他指出,生態振興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接續奮斗的系統工程,德勝社區的創新實踐充分彰顯了政府引導、社會協同、村民共建的強大合力,為全區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鮮活樣板。
譚逢顯強調,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發揚創新精神,深入探索"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讓街巷間的美麗圖景在順德大地徐徐鋪展;要系統總結提煉成功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治理模式,推動“德勝經驗”向全區乃至全省輻射延伸,讓綠美的生態種子在更廣闊的鄉村沃土生根發芽、綻放異彩。
現場還舉行了結對簽約儀式,容桂上佳市小學、順德區創新發明協會、容桂青少年成長促進會三方代表上臺簽約,標志著學校、協會跨界合作正式啟動。此次結對旨在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將“小主人翁”意識融入青少年教育,推動城市街巷活化與青少年實踐教育有機結合,為社區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活動還為熱心支持參與項目的單位和個人授牌。
廣東省鄉村發展協會理事長鐘韶彬,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謝桂初,順德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潘偉華,順德區政協副主席劉國興,順德區副區長、容桂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振浩等出席啟動儀式。
文圖/順德融媒記者賴珊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