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打架,先出血的是日本。中國為了反制特朗普的關稅,嚴格管控了稀土出口。這一下子可把日本汽車公司愁壞了。
日本貿易商說,他們的稀土庫存還夠用3到6個月,如今他們正在四處尋找替代,如果中國一直不松手,日本汽車供應鏈將有可能中斷。
這場中美對決里,日本汽車行業居然成了"最慘炮灰"
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名字帶"稀",但地球上的儲量并不少——全球稀土儲量1.2億噸,中國占4400萬噸(36.7%)。
以前中國的稀土更多,我們為了賺錢,廉價賣出了大量的稀土。很多國家趁機囤積了很多,韓國就是其中之一。
在日本為了稀土著急的時候,韓國卻鎮定自若,這是因為他們有巨量的庫存。他們知道自己資源匱乏依賴進口,所以從世界各處囤積。
稀土礦哪里都有,美國也不缺,難就難在冶煉,分解和提純技術,這就像從火鍋底料里精準撈出每一粒花椒,技術難度直接拉滿。
加工稀土礦是高污染行業,因此以前美國和日本都不愿意去研究稀土礦的加工,把臟活累活丟給了我們,中國卻抓住了機會,多年來一直深耕稀土加工技術。
如今全世界只有中國擁有最完整,最先進的稀土加工產業鏈。所以這次中國能夠精準打擊重稀土。
重稀土是軍工行業的必須材料,戰斗機,導彈都需要大量的稀土。制造高性能磁鐵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稀土。
中國的稀土限制間接影響了汽車電機和變速器制造,汽車行業的高管都快急死了。現在他們都指望著澳大利亞的稀土公司能生產出替代品。
如果澳大利亞真的有這個本事,他們就不用把稀土送到中國來加工了。即使他們真的做出來,價格和中國也不會是同一個水平。
日本和美國這些年為了稀土也沒少折騰,巴西,越南,海底他們都沒放過,四處尋找稀土礦,沒少花錢投資。
就在3月17號,日本剛剛和法國一起合資了一個稀土工廠,為的就是生產重稀土。但是法國的生產成本很高,至今只有兩個訂單,分別是日本政府和一家汽車公司。
中國的加工成本低對外國企業來說是巨大的誘惑。就比如美國的稀土公司MP金屬,他們從美國國防部拿到了資助,但還是把稀土送到中國加工,從中賺差價。
中國能形成稀土加工的壟斷,不僅是技術的先進,還有環境成本的低廉。在西方發達國家付不起這樣的代價,貧窮的國家建立不起完整的產業鏈。
只有中國既有廣闊的土地和寬松的政策環境來解決環保問題,又有大量年輕的人才來解決技術問題,而這兩者又十分的廉價。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復制中國的成功都是不可能的,沒有哪個國家能達成以上的條件。美國和日本心里有數,他們情愿花大錢投資和印度和越南,也不在自己的地盤建廠。
因為他們知道,日本和美國入如今已經做不到了。之前巴西挖出了稀土礦,全世界的國家都去搶著買。
結果巴西直接賣給了中國,美國感嘆其他國家根本競爭不過。為什么巴西唯獨選擇中國呢?因為其他國家拿走稀土礦,最后還是要運到中國加工,從中賺差價。
巴西為什么不直接自己和中國達成協議,要給其他國家賺差價的機會。巴西選擇承包給中國人,開采和加工,銷售一條龍完成。
至于日本汽車業,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稀土問題,還有來自美國的刁難。最近日本和美國進行了談判,石破茂并沒有妥協。
美國說日本汽車在美國賺了很多錢,日本也應該盡力推銷美國汽車。石破茂說,汽車的銷量取決于消費者的需求。
他還指責美國汽車售后不好,說日本人如果買了美國汽車,沒有辦法修理,所以買美國車的人少。
石破茂算是近幾屆日本首相中,對美國態度較為強硬的了。別看他長得很憨,但面對特朗普卻一點也不妥協。
特朗普親自到場參加談判,要求日本增加軍費,誰知道石破茂完全沒有松口。他認為日本每年向美國支付的軍費已經夠高了。
日本政府早就已經做好了關于2026年軍費支出的預算,他們要按照原本的計劃進行,不想要增加格外的支出。
但是日本還是準備給美國一些面子,他們考慮進口美國的農產品,比如大米,牛肉什么的。他們也可以放寬對美國汽車的進口標準。
但是美國汽車就算進入了日本市場,有沒有人買還是另一回事。日本還是早點想明白:跟著美國混,三天餓九頓。
日本如今的遭遇,是他們多年來依靠美國做付出的代價,放下身段和中國合作,說不定還能喝口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