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新華網】【中國新聞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2011年,武漢一名小學生的照片迅速走紅。
照片中的他雙手插兜,肩章上五道杠格外醒目,四方的臉上掛著微笑,眼神堅定而充滿正義感。
網友們紛紛評論說,這個孩子年紀雖小卻已顯“領導氣質”,未來必定前途無量。
不過事實卻并非如此,他的結局更像是《傷仲永》故事的重現。
最終,他只是泯然眾人罷了。
少年才俊,憑文字征服市長
2011年,黃藝博的父母隨手拍下了兒子的一張照片。
照片里的他只有13歲,卻沒有同齡孩子的活潑與天真,反而顯得格外沉穩老練。
看起來就像一個前程似錦的“小官員”。
這張極具反差的照片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熱烈討論。
人們對這位少年的興趣愈發濃厚,開始深入挖掘他的背景。
這一挖不要緊,竟然發現了一個讓人驚喜的秘密。
原來,這個名叫黃藝博的孩子早已在多家報紙上發表過文章。
他的文字犀利且直指時政問題,這讓人不禁產生懷疑。
但深入了解后才發現,這個小小年紀的孩子確實非同一般。
黃藝博曾給武漢市寫過一封建議信,并投遞到了市長辦公室的信箱中。
市長看過這封信后,對其內容大加贊賞。
得知作者竟是一位僅僅13歲的少年時,市長更是驚呼天才。
于是決定親自會面并考察黃藝博。
兩人見面后,市長首先對黃藝博的外貌表示認可,隨后便開始了測試。
黃藝博面對所有提問都對答如流,并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經過一番交流,市長對黃藝博的知識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
市長深信,這個孩子日后定能成為棟梁之材,于是推薦他擔任少先隊副隊長。
正是在這個職位上,黃藝博拍攝了那張引發轟動的照片。
那么,像黃藝博這樣出色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這與他的家庭環境密不可分。
天才的成長與輝煌
1998年,黃藝博出生于湖北武漢。
他的父母都是政府工作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務員。
這樣的家庭氛圍為黃藝博未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當別的孩子還在看動畫片的時候,黃藝博卻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
這是因為父親的工作需要關注這些信息,黃藝博也跟著學了起來。
在父親耐心講解下,他對政治產生了濃厚興趣。
隨著年齡增長,黃藝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點。
他的愛好不再局限于新聞聯播,而是擴展到所有與政治相關的領域。
他開始翻閱地方報紙,在父親指導下學習寫作。
黃藝博對待學習極其認真,寫出的文章讓父親倍感驕傲。
上學之后,長期觀看新聞聯播的黃藝博發現自己和同學們幾乎沒有共同話題。
但他的成熟與獨到見解卻吸引了老師的注意。
在老師安排下,他成為了班級的班長,負責管理班級秩序。
慢慢地,黃藝博也開始享受這種“當官”的感覺。
課余時間,黃藝博經常去養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在他看來,當官就要心系百姓,甚至還將自己多年的稿費全部捐贈出去。
這件事讓他被《人民日報》海外網負責人刊登報道。
時間來到2011年,一篇關于黃藝博的報道橫空出世。
這篇報道的熱度甚至超過了本拉登被擊斃的消息。
封面正是黃藝博佩戴五條杠的照片,內容則是一片贊譽之聲。
這份熱度不僅給他帶來了流量,也帶來了風險。
恰逢當時評選全國十大優秀少年,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黃藝博毫無懸念地被推舉上去。
經過激烈競爭,憑借多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以及孝順善良的品格,黃藝博順利入選,成為當年的全國十佳少年。
能夠登上這個榜單的人,日后大多有所成就。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黃藝博不幸地成為了那個例外。
天才光芒漸逝,回歸平凡人生
剛進入初中時,由于學習壓力不大,黃藝博的成績尚能維持穩定。
但隨著課程難度增加,他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他還不斷參加各類活動,時間成了他最稀缺的資源。
直到中考結束,糟糕的成績揭曉,黃藝博才意識到自己一直忙碌卻忽略了學業。
然而年少成名給了他一次機會——進入一所優秀高中。
入學后,他立志努力學習,爭取考上好大學。
可是頻繁的活動安排,加上內心對權力的渴望,讓他再次偏離了軌道。
黃藝博選擇了學生會工作,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其中,而沒有專注于學習。
學校對此并不在意,既然已經給了他上學的機會,剩下的就該由他自己負責。
此時的黃藝博依然沉浸在學生會扮演“領導者”的樂趣中,無法自拔。
直到高考臨近,看著自己慘不忍睹的成績,黃藝博才開始著急。
然而幾個月的努力又怎能比得上別人三年的積累呢?
高考成績未能達到二本線的黃藝博,盡管通過了武漢大學政治系的面試,仍然未能被錄取。
他只能選擇一所民辦院校就讀。
高考失利后,他逐漸淡出了公眾視野,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大學畢業后,黃藝博僅找到一份餓了么職員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
真相揭露,包裝下的天才
在黃藝博爆紅的那段時間里,他的父母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
他們將自己的育兒經驗整理成書出版。
孝順的黃藝博也沒有反對父母的這一舉動。
但這卻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
走紅后的黃藝博遭到大量網友深扒,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在《開博前言》中引用的橫渠四句。
有人將其與他的作文進行對比,發現兩者文筆差異明顯。
不過這場爭議還未得出結論,就被他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所打斷。
然而高考失利后,針對黃藝博早期文章的質疑再次爆發。
這次的爭議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
看到兒子承受如此痛苦,父親站出來揭示了真相。
他主動承擔起爭議帶來的壓力。
黃藝博的父親承認,早期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以及寄給市長的信件,確實經過了他的潤色修改。
但他強調,文章的內容完全出自黃藝博之手。
風波平息后,黃藝博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曾經獲得“全國十佳少年”榮譽的他,如今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
結語
中國從來不缺少少年天才,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
他們在年少時無一不是刻苦學習,增強自身實力,等待厚積薄發的那一天。
不論是“仲永”那缺乏常識的父親,還是黃藝博被迫成長的人生,都不是成為真正“國之棟梁”應有的經歷。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